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九年级上册

第3课《乡愁》教案设计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乡愁》教案设计(县一等奖)【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对诗歌深情地朗诵,欣赏作品的音乐美。2、通过对诗歌层次的分析,体会作品的结构美。3、通过对诗歌词语的分析,感受作品的语言美。4、通过对诗歌线索的分析,理解作品的意境美。目标:1、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2、反复诵读,使学生掌握诵读诗歌的要领和技巧。3、学生欣赏诗歌的。情感目标:使学生增强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并立刻苦学习,以报效祖国。【学习难点】1、反复诵读诗歌,体会诗人对祖国真挚的热爱之情。2、体会诗的意境,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教学法】本课教学的指导针是“以读代讲”,即通过诵读体会诗意。共分为四个步骤:1、深情地朗读;2、细腻地品读;3、优美地解读;4、丰富地联读。【教学过程】  一.   导入:(课前听歌曲——余光中的《乡愁四韵》,大佑谱曲并演唱。)师:每个日落的昏,每个月圆的夜晚,每阵歌楼的雨点,每阵西风里断雁的叫声,都会牵动游子的离愁别绪,都会勾起对故乡的眷恋。诗人们都会把难以排遣的思乡之愁诉诸笔端。是我们便能欣赏到那一首首凄婉哀伤的诗歌,感受着诗人那绵绵的思念,那柔美的哀伤。剪不断的乡愁总是漂泊在外的游子们永恒描写的主题,提起它,我们的脑子里就会涌现出多有关乡愁的诗句,请你把搜集到的有关乡愁的诗句大声念出来。(请生说)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乡愁》,看看台湾作家余光中先生又是如来倾吐心中的乡愁的!多媒体显示:走近余光中:台湾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和诗歌评论家。1928年出生南京, 1950年到了台湾。由特殊的政治原因,大陆和台湾长期阻隔,诗人又经流浪海外,因此,游子思乡之情是他的诗歌作品中的重要内容,被称为“乡愁诗人”。二、深情地朗读:1、播放《乡愁》的配乐朗读。2、教师指导,学生自学。请选择你擅长的式来展示诗歌的情感:(1)、 读——反复朗读,体会情感,读出“乡愁”(2)、 讲——谈谈内涵,讲出“乡愁”(3)、 写——写写思想,写出“乡愁”(4)、 唱——找出同样情感的歌曲,唱出“乡愁”学生分成小组,自由发挥。3、幻灯片出示:本诗歌朗诵的基本要求:本诗感情是忧郁深沉的,所以语速要稍慢且缓。重音和节奏的处理如下:四节,第一节稍平淡,回忆的口气;第二节增加了遗憾的语气;第三节,要体现出深深的失落和痛苦;第四节,表现出而今的惆怅。节与节之间要有足够的停顿,特别在前三节与第四节间,约停3秒。读的时候要配合相应想象,全情投入。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重读“小小”)我/在这头         (重读“这”,以下类推)母亲/在那

 

第3课《乡愁》教案设计
上一篇:第1课乡愁教案及课件    下一篇: 第一单元第3课《乡愁》教学设计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