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九年级上册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教案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学  情:通过本单元前几课的学习,学生对此类题 材的文章一有所了解,对战争有了一些感知和认识 ,再加上在历史课中已经学过鸦片战争,所以对本文内容不难理解,但是要更深入地理解 战争原因和雨果的人道主义精神还有一定的困难。依据《标准》第四学“学目标与内容”中关“阅读教学”的要求制定教学目标为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本文独具特色的语言。2、了解战争给人民或国家所带来的创伤。3、辨别本文中赞美的语言和反讽语言的细微差别。4、教育学生要有广阔的胸怀和伟大的人格。要站在人类的角度考虑问题。依据教学目标1、3、4点制定教学为:1、掌握本文的语言特色。2、了解雨果的伟大情操。依据学情制定教学难点为:1、辨别本文中赞美的语言和反讽语言的细微差别  2、体味雨果的博大胸怀和高尚品格。教学媒体: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安排:1课前要求:学生预习生字词,了解英法联军侵华历史资料,查阅有关雨果资料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1856年至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攻入了我国,对我国的艺术瑰宝圆明园进行了大肆的劫掠,并且焚烧了圆明园。在这件事之后,英法联军统帅之一巴特勒上尉就这次远征征求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意见。雨果会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呢?二、检查预习:1、作者简介:雨果,法国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巴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2、背景介绍:1856年至1860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攻占,焚毁并掠夺圆明园。3、检查字词赃物 箱箧 制裁 给予 恍若 琉璃  珐琅 眼花缭乱 惊骇 晨曦 瞥见  劫掠 三、整体感知:教师投影思考题,并放课文录音,学生听读思考1文章内容可以分为几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两大部分。赞美圆明园,讽刺侵略者2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这件事,雨果是什么立场和态度?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a、站在人类的立场,立场明确,态度坚定,对英法联军的罪恶行径进行了强烈谴责和辛辣讽刺。b对被侵略者和被掠夺者表示巨大同情,饱含着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3中国被掠夺,中国人谴责强盗、控诉掠夺是很自然的,而雨果作为一个法国人这样说,表现了他怎样的胸怀和品格?正直、公正、人道,是非分明,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结,胸怀博大。四、合作探究:默读课文1、雨果用哪些词语称呼、评价圆明园? “世界奇迹”(总称)“巨大的典范”“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恍若月宫的建筑”“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作”“亚洲文明的剪影”2、雨果通过什么语言来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使用这种语言有什么 作用?通过反语来谴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教案
上一篇:八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课件及教案    下一篇: 八年级语文上册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教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