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九年级上册

醉翁亭记导学案二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28. 醉翁亭记执笔人:石桂荣     :八年级语文组一、学习目标1.理解、积累文章文言词语;2.学习文章情景交融、寄情景的写法; 3.体会作者“与民同乐”的高尚情怀。二、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属省)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宋八大家”之一。他是北宋中期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在散文、诗词及文学批评面都有很高的成就。三、写作背景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欧阳修因上书为范仲淹等政治改革派辩护,被贬为滁州知州。这篇游记写他到滁州上后的第二年。文章极其生动地描写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并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娱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欧阳修写本文时不过三十九岁,其中的“醉翁”、“苍颜白发”都是夸的写法。四、知识卡1.关“记”这种文体游记是散文的一种。它是记叙游玩所经之地的文章。其选材比较宽,既可以描写名山大川、名胜古迹、地风光,也可以记叙社会政治和经济概况及风土人情。行文较自由,笔调新鲜、形象生动并富抒情色彩。2.醉翁亭的由来欧阳修被贬为滁州太守后,心情郁闷,他经去滁州西南的琅琊山饮酒抒怀,并与山寺内的住持智仙和尚结为莫逆之交。智仙为便好友游访,便在半山腰修建了一座亭子,供欧阳修休息、饮酒。欧阳修用自己的别号“醉翁”为这座亭子命名,这便是醉翁亭的由来。 一、识记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环滁(  ) 琅琊(  )  饮少辄(  )醉  林霏(  )  山肴(  )野蔌(  ) 弈(  )者胜  阴翳(  ) 翼(  )然    酒洌(  )  林hè(  )  wèi(  )然  水声chán chán(  )(  )  tuí(  )然 岩穴mínɡ(  ) huì(  )明变化  yǔ(  )lǚ(  )提携 ɡōnɡ(  )chóu(  )交错 宴hān(  )之乐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2)有亭翼然临泉上者:           (3)饮少辄醉:             (4)醉翁之意不在酒:              (5)得之心而寓之酒:             (6)云归而岩穴暝:            (7)野发而幽香:              (8)佳木秀而繁阴:            (9)伛偻提携:                 (10)觥筹交错:            (11)颓然乎期间:               (12)阴翳: 

 

醉翁亭记导学案二
上一篇:人教部编语文九年级上册醉翁亭记导学案    下一篇: 醉翁亭记导学案及说课稿打包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