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2课《湖心亭看雪》练习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湖心亭看》当堂练习01 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强(qiǎng)饮 崇(zhēn) 喃喃(nán) 拏(ná) 正沸(fèi)  更定(gēng) 一芥(jiè) 长堤(dī)  毳衣(cuì)  雾凇(sōng)铺毡(zhān)   沆砀(hàng dàng)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 湖中人鸟声俱绝  绝:消失。(2)是日更(gēng)定矣: 是:代词,这。(3)雾凇沆砀     沆砀:白汽弥漫的样子(4)焉得更有此人   焉得:哪能  更:还3.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1)余住西湖    古义:人称代词,我        今义:剩下(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古义: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这里代指酒今义:白色4.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1)大三日(名词作动词,下大)(2)与余舟一芥(名词作状语,像一根小草般微小)5.下面句子朗读节奏有误的一项是(A)A.湖中人/鸟声俱绝B.湖中/焉得更有此人C.余饮三大白而别D.舟中人/两三粒而已6.写出含有与加点词意义相同的成语。(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不入虎穴,焉得虎子)(2)湖中人鸟声俱绝(万事俱备,只欠东风)(3)一童子烧酒,炉正沸(人声鼎沸)(4)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不鸣则已,一鸣惊人)(5)惟长堤一痕(惟命是从)7.根据提示默写句子。(1)文中具体描写景的句子是: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2)“大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使人想起柳宗元《江》中的名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3)描写西湖的诗句很多,例如:“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是苏轼笔下的雨后西湖;“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是白居易眼中的初春西湖;“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是万里心中的夏日西湖。西湖的确是个迷人的地。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大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接连下了三天的大,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2)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这天晚上八时左右,我撑着一只小船,裹着裘皮衣服,围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欣赏景。(3)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天、云、山、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4)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在湖中想不到还会有这样的人!(5)余强饮三大白而别。我痛饮(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6)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02 课内精读阅读课文,完成下面的题目。9.课文是怎样写西湖景的?①未游西湖时概写“大三日,湖中人鸟声倶绝”;②游西湖时:先总写“天与云与山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2课《湖心亭看雪》练习
上一篇:中考《湖心亭看雪》试题    下一篇: 九年级语文上册《湖心亭看雪》同步练习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