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九年级上册

八年级上册《湖心亭看雪》教案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第29课《湖心亭看》精品教案【教学目标】1.自读课文,疏通文句。2、品味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流露出的情感 3、初步了解白描的写作手法教学 1、后奇景的赏析 2、描写手法——白描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导入】大家能想起来多少关西湖的诗词?请大家背出来。同学们背的都是描写西湖的春天和夏天的诗歌,确实,西湖的春和夏很美,游人如织,可是有人想到在冬天到西湖一游吗?在冰覆盖一片茫然的隆冬?可能有人说不可思议。可是就有一个这样的人。他就是明末清初的岱。让我们来学习这篇散文领略冬天西湖的美,走进岱的内心世界。【教学过程】一、介绍湖心亭与作者1、湖心亭:位西湖中,据说宋代整修西湖时,以湖泥堆成小岛,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在山上建成亭阁,取名“湖心亭”。湖心亭四面环水,花柳相映,绿水盈盈环抱,青山苍苍遥峙,水色山光一片,这是观赏西湖风景的好地,因有文人墨客到此赏景。2、岱:学生齐读注释①,提示要注意的三个地: (1).课文选自《陶庵梦忆》,忆——这是一部回忆录。写明朝灭亡之后,表现了对故国往事的怀念。 (2).作者的家乡是哪里?——山阴(即今天的绍兴)。而他寓居的地是?——杭州。这说明作者身在他乡,客居异地。 (3).“明亡后不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仕”?——不想给清廷做事。这说明他有深深的故国之思。 教师补充:明亡后,岱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后来消极避居在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他的文章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总带有淡淡的哀愁。二、整体把握课文1、听课文录音,注意生字与多音字的朗读崇(chóng zhēn)  毳(cuì)衣  雾凇(sōng) 沆(hàng)砀(dàng) 铺毡(zhān)   喃喃(nán)  更(gēng)定  更(gèng)有此人 强(qiǎng)饮2、自读课文质疑问难。疏通文句,可同桌间讨论交流,然后圈画出还不解的文句,进行质疑问难。(同学们对课文的字句还有不解的,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3、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知识存储)(1)一字多义:①余拿一小舟:撑,划;   上下一白:全白。②是日更定:是,这;   是金陵人:是,判断动词。③是日更定:更,古代夜间计时单位;  焉得更有此人:更,还。(2)词类活用:    客此: 客,客居,名词作动词。4、齐读课文,读准字音。师评价学生诵读情况。读古文要正确流畅,还要有韵味。5、请一同学用现代汉语讲述本文主要内容。三、品读赏析1、提问:舟子是如评价岱的?(“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

 

八年级上册《湖心亭看雪》教案
上一篇: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湖心亭看雪教案    下一篇: 八年级语文上册《湖心亭看雪》教案及课件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