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九年级下册

《满江红》同课异构教案设计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徐设计意图:这是著名爱国人士秋瑾的一首词。词中蕴藏着词人对祖国沦陷的忧愁,对个人遭遇的不平,体现了词人的苦闷彷徨和内心涌动的英雄气概。古诗词的教学层次有三:品词析句,得法入境,悟理通神。本篇教学设计立足让学生通过词、境的品析,感悟词人的家国情怀。教学目标:1、反复朗读,读出词的韵味;2、品味推敲,读出词的情境;3、角色朗诵,读出词的情怀。教学:对古诗词情境的把握教学难点:感受词人的爱国胸襟和英雄气概。教学过程:一、 导入同学们,我们初一学过一首汉乐府《花木兰》,认识了一位巾帼英雄木兰。这节课的作者也是位女英雄。出示楹联:江湖矢丹忱,感首赞同盟会;轩亭洒碧血,愧我今招女魂。()引出作者——秋瑾解题:《满江红》是词牌名,之前飞也写过,一首什么样的词?(生答)二、 读出词的韵味1. 读准字音,请学生自由朗读。注意:拭、蛾眉2. 读出句读,无标点朗读。八年风味/徒思渐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3. 读出韵味对比: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通过朗读感受句式的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三、 读出词的情境古人作词时讲究起承转合,现在我们一起探寻词中秋瑾是如安排的。1. 起——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花开遍,秋容如拭。“小住”表明时间之短,只有几个月;“又是”中秋本该团圆,毫无欣喜,寄寓他地;“花开遍”表明菊花盛开,点明时令。“秋容如拭”写出明净秀丽的自然景观。2. 转——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渐。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四面歌残”用典故“四面楚歌”,表明腐朽的清政府统治下的晚清如同被汉军围的项羽。(国家破败)“八年”“徒”结婚八年,白白地蹉跎青春无可奈;“徒思浙”写出她思乡而不得归的无奈。(个人孤寂)“苦”、“强”国家、个体的境况使其苦闷,不愿做贵妇人的郁闷。“殊”“!”极言自己的不甘心,不甘心为女子,想要报国!上阙由清秀明丽的自然景观转到对国家、个人的哀叹,抒发对国家孤立无援的忧虑,对个人命运的失落无奈,营造出以乐景衬哀情的情境。3. 承——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热。承接上阙,四个短句如同敲击心灵的鼓乐,抒发自己想要报国的热情。“肝胆”“热”表现了词人的豪落,有“大丈夫”的历史责感和救亡意识。算平生________,因________热。(丹心 爱国等)4. 合——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处觅知音?青衫湿!“俗子”“英雄”的对比,俗子指丈夫和一些毫无救亡意识的国

 

《满江红》同课异构教案设计
上一篇:《江城子》教案    下一篇: 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