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九年级下册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词四首-渔家傲教案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12《词四首》教案(一):1.了解作者及其代表作,有节奏、有感情地诵读四首词。2.品味词的语言,体会词的韵律美和意境美,把握词中蕴含的情感。3. 领会词中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激发自己的爱国情感。教学重 点:1.背诵这四首词。2.品味词的语言,体会词的韵律美和意境美。教学难点:1.理解作者在作品中表达的思想感情。2.学会对比阅读,体会不同词作的异同点。教学准备:学案、课前搜集资料、电脑 、投影仪。安排:4。教学过程: 第一课 时 渔家傲·秋思一、新课导入古曲可婉约如小桥流水,和风细雨,也可豪放如大江东去,暴风骤雨令人品尝回味,词也拥有与古曲同样 的艺术特色,让我们通过学习《渔家傲·秋思》来进一步体味。(板书课题、作者)二、明确学习目标1.诵读诗歌,理解词的内容。2.品味词的语言,体会词的韵律美和意境美,把握词中蕴含的情感。3.体会作者表达出来的思乡和爱国的矛盾情感,激发自己的爱国情感。三、自主学习,互动交流1.作者介绍范仲淹(980 --1052),字希文,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苏州县人。他幼年丧父,生活贫苦,但刻苦读书,年少有,26岁中进士,但因直言进谏而不受重用。范仲淹散文、诗、词均有名篇传世,其词存世不多,仅三首比较完整,但意境宏阔,气象雄奇,以反映边塞风光和征战劳苦见长。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我们学过《阳楼记》,其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一生的诗文收集在《范文正公集》里。2.链接写作背景北宋仁宗即位后,国家逐渐形成积弱积贫之势,表面上一片升平,实际上危机四伏。宋朝从建立之后,就采取了重内轻外的政策,对内加紧控制,把禁军分驻全国各地,而在边疆上长期放松戒备,武备松弛。宝元元年(1038)西夏元昊称帝,宋廷调兵遣将,扬声讨伐,但事起仓促,将不知兵,兵不知将。以致每战辄败。在这种情况下,范仲淹移知延州,可以说是“受败军之际,奉命危难之间”。到后,他一面加紧军队,一面在延州围构筑防御工事,始终居守势,不敢轻易出击,延州局势在 暂时稳定下来,但就整个形势来说,延州仍处孤立状态。这首题为“秋思”的《渔家傲》就是他身处军中的感怀之作。四、朗读诗歌1.老师 朗读诗歌,学生感悟朗读的节 奏、停顿、语气和情感。并检查字音。(1)读准字音。塞(sài)下  浊(zhuó)酒  (yān)然  未勒(lè)   羌(qiānɡ)管  寐(mèi)(2)朗读指导。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词四首-渔家傲教案
上一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词四首-江城子教案    下一篇: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词四首-满江红教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