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七年级上册

30《狼》导学案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人:望佳姗     人:林荣             30 、《狼》导学案教学目标:    1.理解、积累文中词语的意义和用法。2.生动形象地复述故事情节,领悟课文意味深长的寓意及其现实意义,培养阅读文言文的。3.揣摩语言,体会文章的情味,学习本文语言简练生动、在记事上发表议论的写法。教学:    了解有关松龄和《聊斋异》的文学识,熟读课文,疏通文意。教学难点:    借助注释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和用法,了解文章的主题。教学法:  讲解、合作探究点拨法安排:  2  教学过程:              第一同学们,有谁能够说出带“狼”字的成语?(如:狼心狗肺、狼狈为奸、狼子野心等)的确,狼历来是狡诈、残忍、贪婪的代名词,以谈狐说鬼著称的《聊斋异》中就记录了有关屠户与狼斗智斗的三则故事。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短小生动又意味深远的寓言故事,去感受一屠杀两狼的智。松龄(1640~1715),清朝著名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世称聊斋先生,淄川(今淄博)人。早岁即有闻名,深为闰章、士禛所重。19岁应童子试,以县、府、道三考皆第一而闻名籍里。补博士弟子员。后屡应省试,皆落第,年七十一岁始成贡生。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几近40年,直至70岁才撤帐归来。松龄一生怀才不遇,家境贫困。坎坷的遭遇和长期艰辛的生活使他能够接触底层人民生活,并加深了对当时政治的黑暗、科举制度的腐朽以及社会弊端的认识和了解,为文学创作奠定了。《聊斋异》是松龄一生心血的结晶,也是他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聊斋”是他的书屋名称,“”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聊斋异》有短篇小说491篇。题材大多来自民间和下层知识分子的传说。多数故事通过描写妖狐神鬼来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此书是“专集之最有名者”;郭沫若为氏故居题联,赞氏著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本文写了屠户从遇狼,避狼道毙狼的经过,生动揭示了狼贪婪,凶残,狡猾的本质,细致刻画了屠户由惧狼到奋起杀狼的变化过程,赞扬了屠户的机智敢,也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要敢斗争,善斗争。为下列汉字注音。缀(āo)  寐(mèi)   少(shǎo)时1.读准节

 

30《狼》导学案
上一篇:30《狼》学案    下一篇: 30课《狼》预习课学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