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七年级上册

天上的街市导学案八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立【学习目标】1、朗读----感知课文   2、品读----揣摩语言   3、背读----积累语言 【学习】1、朗读----感知课文   2、品读----揣摩语言【学习法】朗读法  比较揣摩法    合作探究法   自主学习法   【相关链接】1、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中国现代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        他在文学面的著作很多,有诗集《女神》,话剧《屈原》等。《天上的街市》写1921年,收入他的第二部诗集《星空》。  2、时代背景:           1921年,“五四”运动高潮已过,中国正处北洋军阀混战时期,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面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那“冷酷如铁!黑暗如漆!腥秽如血”的黑暗现实,诗人感到了极大的愤怒,他在“五四”高潮时对祖国的憧憬陡然归破灭,但诗人并没有悲观失望,依然不断的探索和追求。就在这个时期,作者写下了这首充满浪漫色彩的《天上的街市》,表达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学习过程】导入新课    仰望群星璀璨的星空,会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思,今天,我们将与郭沫若先生一起在天上的街市畅游,寻觅他心中的理想和追求。(板书课题)齐读学习目标学生自读课文过渡语:俗话说:三分诗,七分读。诗歌是凝固的音乐,愿我们用自己的声音,传达出诗歌的音乐美。 要求:(1) 读准字音            (2 )注意朗读的语调、节奏和感情 四、 老师范读课文   点拨:语调------柔和   节奏-------缓慢五、 运用比较揣摩法, 品读诗文          过渡语:语言是诗歌美丽的外衣,本文语言清新隽朗,请大家用心品味,并注意总结运用相应的法。    1   教师示例请大家朗读诗文第一节中第三句中“现了“能否改为”亮了“能否将第一节的1、2句和3、4句的位置对调2  品味语言   学法指导:从语言运用的角度,学习老师提问的角度和法,运用比较揣摩法,例如可以从下列角度提问题:            能否在一句话中“加点什么“”删掉什么““将某个地改一改,换一换词语”“将前后的次序调换以下““某个的地为什么这样写,而不那样写“等当然这不限一个词语、句子,也可以是一话或某一个标点揣摩作者用词的精妙。   要求:每人找出两处,自己提问,自己解答(教师在引导学生时,在诗歌的第三节,利用改写的诗句,让学生体会作者语言的精妙和写作意

 

天上的街市导学案八
上一篇:天上的街市导学案2    下一篇: 天上的街市导学案六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