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数学 > 七年级上册

人教七年级数学上册1.1正数和负数教案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 有理数 教案课题:1.1正数和负数教学目标:1.整理两学过的整数、分数(括小数)的知识,掌握正数和负数的概念;通过对数“零”的探讨,进一步了解正数和负数的概念。2.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体会其中的符号转化法.目标:能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负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数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正确认识正数和负数,理解0所表示的量的意义.难点: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教学流程:一、情境引入引言:数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人类是动物进化的产物,最初也完全没有数量的概念。但人类发达的大脑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已经达到更加理性和抽象的地步。这样,在漫长的生活实践中,由记事和分配生活用品等面的需要,才逐渐产生了数的概念。比如捕获了一头野兽,就用1块石子代表。捕获了3头,就放3块石子。"结绳记事"也是地球上多相隔很近的古代人类共同做过的事。我国古书《易经》中有"结绳而治"的记载。传说古代波斯打仗时也用绳子打结来计算天数。用利器在树皮上或兽皮上刻痕,或用小棍摆在地上计数也都是古人用的办法。这些办法用得多了,就逐渐形成数的概念和记数的符号。?数的概念最初不论在哪个地区都是1、2、3、4……这样的自然数开始的,但是记数的符号却大小相同。说起"0"的出现,应该指出,我国古代文字中,"零"字出现很早。不过那时它不表示"空无所有",而只表示"零碎"、"不多"的意思。如"零头"、"零星"、"零"。"一百零五"的意思是:在一百之外,还有一个零头五。随着阿拉数字的引进。"105"恰恰读作"一百零五","零"字与"0"恰好,"零"也就具有了"0"的含义。但"0"的出现,谁也阻挡不住。现在,"0"已经成为含义最丰富的数字符号。"0"可以表示没有,也可以表示有。如:气温0℃,并不是说没有气温;"0"是正负数之间唯一的中性数。随着生产、生活的需要,人们发现,仅仅能表示自然数是远远不行的。如果分配猎获物时,5个人分4件东西,每个人人该得多少呢?是分数就产生了,中国对分数的研究比欧洲早1400多年,生活中仅有这些数够用吗?二、探究1问题1:冬季里某天的气温为―3℃~3℃.“―3”的含义是什么?这一天的温差是多少?答案:“―3”表示这一天的最低气温是“零下3℃”强调: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追问:“3”的含义是什么?答案:这一天的最高气温温差:3-(―3)=6 问题2:某年,我国花生产量比上一年增长1.8%,油菜籽产量比上一年增长-2.7%.追问

 

人教七年级数学上册1.1正数和负数教案
上一篇:人教七年级上册 1.1正数和负数教案(第1课时)教案    下一篇: 人教初中数学七上有理数1.1正数和负数教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