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数学 > 七年级上册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1.1正数和负数教案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1.1 正数和负数    一、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使学生了解数是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产生、发展起来的;会列举出围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并用正负数来表示;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归纳与概括的.    数学思考:体会数学符号与的思想,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符号化法,初步建立符号意识,通过用正、负数表示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初步形成通过实例探索数学结论的思维式.在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的和语言表达.    问题解决:通过对具体情境的观察和思考,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并提出问题,尝试用不同的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感受不同法之间的差异;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并能用数学知识来表达一些生活中的事件.   情感态度:在运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过程中,了解数学抽象、严谨和应用广泛的特点;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发表自己的观点,质疑他人的观点;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二、重难点分析    教学:知道什么是正数和负数;理解0表示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在小学学过整数和分数,在小学对零的认识是没有,其它的都是比零大的数,本节教材是由学生熟知的两个实例:温度与海拔高度引入的.比0℃高5摄氏度记作5℃,比0℃低5摄氏度,记作-5℃;比海平面高8848米,记作8848米,比海平面低155米记作-155米.由这两个实例很自然地使学生认识到,在小学所认识的数是不够的,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我们可以把其中一种意义的量规定为正的;把与它意义相反的量规定为负的,以温度为例,通规定零上为正,零下为负.是把大0的数叫做正数,在正数前加“-”号的数叫做负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从正、负数引入就能较深刻的揭示正、负数和零的性质,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正、负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负数、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   从正、负数的引入,有利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负数和零的意义.    三、学习者学习特征分析    负数的学习对学生而言是一种新的尝试,虽然他们从日生活中看到负数的出现,但对负数的意义,却知之甚少,对学生来说,负数不是正数,可以通过数、算具体事物来理解其意义,负数的概念牵涉到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而我们的教材对负数概念就是通过“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而引入的,在引入正负数的概念后,再让学生用正负数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进一步理解正负数的概念.    “正负数”的概念虽然是第一次在教材中出现,但学生对此并不是一无所知,平时在天气预报中已有了认知,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1.1正数和负数教案
上一篇:人教版七年级上正数与负数教案    下一篇: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1正数和负数教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