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数学 > 七年级上册

3.1.1一元一次方程教案3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3 .1.1一元一次程教学目标: 1、通过处理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从算术法到代数法是一种进步。 2、初步学会如寻找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程,了解程的概念。 3、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 :从实际问题中寻找相等关系。难点:从实际问题中寻找相等关系。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教师提出课本问题 问题1:从上图中你 能获得哪些信息?(必要时可以提示学生从时间、路程、速度、四地的排列顺序等面去考虑。)教师可以在学生回答的上做回顾小结。问题2:你会用算术法求出家庄到湖的距离吗?( 当学生列出不同算式时,应让他们说明每个式子的含义) 教师可以在学生回答的上做回顾小结:1、问题涉及的三个基本物理量及其关系;2、从知的信息中可以求出汽车的速度;3、从路程的角度可以列出不同的算式问题3:能否用程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呢?二、讲解新课 1、教师引导学生设未知数,并用含未知数的字母表示有关的数 量如果设家庄到湖的路程为x千米,那么家庄距青山   千米,家庄距秀水  千米。2、教 师引导学生寻找相等关系,列出程. 问题1:题目中的“汽 车 匀速行驶”是什 么意思 ?问题2:汽车在家庄至青山这路上行驶的速度 该怎样表示?你能表示其他各路程的车速吗?  问题3:根据车速相等,你能列出程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分析,如:依据“家庄至青山路的车速=家庄至秀水路的车速”可列程:=,依据“家庄至青山路的车速=青山至秀水路的车速”可列程:= 3、给出程的概念,介绍等式、等式的左边、等式的右边等概念.4、归纳列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两个步骤: (1)用字母表示问题中的未知数(通用x, y,z等字母);  (2)根据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程. 渗透列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程序。5、比较列算式和列程两种法的特点.建议用小组讨论的式进行,可以把学生分成两部分分别归纳两种法的优缺点,也可以每个小组同时讨论两种法的优缺点,然后向全班汇报。列算式:只用已知数,表示计算程序,依据是间题中的数量关系;列程:可用未知数,表示相等关系,依据是问题中的等量关系。6、思考:对上面的问题,你还能列出其他程吗?如果能,你依据的是哪个相等关系? (学生回答省略)三、范例学习,巩固知识课本例1课本练习四、小结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2、用列程的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思路是什么?3、列程的实质就是用两种不同的法来表示同一个量.五、布置 

 

3.1.1一元一次方程教案3
上一篇:3.1.1一元一次方程教学实录及评析    下一篇: 3.1.1从算式到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教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