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数学 > 七年级上册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移项教学设计(第2课时)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解一元一次程》教络教学,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把一些图书分给某班学生阅读,如果每人3本,还剩余20本;如果每人分4本,则还缺25本,这个班有多少学生?如果设这个班有学生x人,每人分3本,共分出了3x_本,加上剩余的20本,这批书共(_3x+20_)_本。每人分4本,需要4x本,减去缺少的25本,这批书共(4x-25 )_本。这批书的总数有几种表示法?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二、合作交流:(一)、移项1、思考:程3x +20 = 4x -25的两边都有含 x的项(3x与4x)和不含字母的数项(20与- 25),怎样才能使它向x= a(数)的形式转化呢2、观察:3x +20 = 4x -25  ①利用等式性质:两边同时减20,同时减4x,得3x - 4x = -25- 20  ②(1)、上述演变过程中,程的哪些项改变了在原程中的位置?怎样变的?(2)、改变的项有什么变化?3、归纳:把等式一边的某项改变符号后移到另一边,叫移项。4、应用新知:1) 慧眼找错:(1)、6 + x = 8,移项,得 x = 8+ 6(2)、3x = 8- 2x,移项,得  3x +2x = -8(3)、5x – 2 = 3x + 7,移项,得  5x + 3x = 7 + 22)、抢答: 将含有未知数的项放在程的一边,数项放在程的另一边,对程进行移项变形。(1)、2x -3 = 6(2)、5x = 3x -1 (3)、2.4y +2 = -2y(4)、8 – 5x = x + 23)判断改错: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移项教学设计(第2课时)
上一篇: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教案、学案及教学设计    下一篇: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教学设计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