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七年级下册

孙权劝学教案四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权 劝 学教学目标1、在朗读课文上复述课文内容。2、在感知语句大意的上,揣摩词语的含义。3、品味鲁肃、蒙的对话,并说出通过对话表现出的人物特点。4、领悟开卷有益的道理。教学揣摩文中对话,感受三位人物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心理,体味人物的不同形象。教学难点1、美读课文,力求声情并茂,读出人物个性,读出文章特有的意味。2、理解鲁肃与蒙的对话,体味这话的情味。教学过程一、课文导入  1、导入语:三国时期国有位大将,名叫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深受权的信赖。可蒙有个毛病:不爱读书学习。权屡屡劝他多学点知识,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还自以为自己一介武夫,读书有用?这回,权又来劝他了,结果怎样呢?让我们来看《权劝学》一文。板书课题。2、简介作者、作品:司马光(1019——1086),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著有《司马文正公集》。《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司马光编纂此书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的。有“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世之得失。”之美称。3、文中写到了几个人?(3人)教师介绍权、蒙、鲁肃,并板书。权(182-252)即大帝。三国时国的建立者。字仲谋,郡富春人。208年与备联合,大败操赤壁。222年夷陵战役,军大败蜀汉军队。229年称帝武昌,后迁都建邺 230年派将军卫温到达夷州(今台湾),加强了与夷州的联系。鲁肃(172-217),三国时国名将、政治家。字子敬,临淮东城人。出身士族,为权所敬重。主联抗,助瑜大破军赤壁。瑜死后,代领其军,继续与备维持和好关系。蒙(178-219),字子命,三国时国名将。他接受权劝告,多读史书、兵书,长进甚快。鲁肃卒,代领其军,袭破关羽,占领荆洲。不久病故。二、整体感知1、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正音。如:卿qīng  邪 yé2、教师明确朗读要求:(停顿、节奏、语气语调),并朗读课文,学生思考:课文写了什么内容?请你复述一下。(权劝学蒙,蒙始学,令鲁肃士别三日刮目相待。)三、研读欣赏1、学生再读课文,四人一组结合课文下面注解进行翻译,并质疑。2、学生翻译全文。3、《权劝学》是一个著名的劝学故事,题目中最关键的词是“劝”,那么权是如劝呢?请找出权“劝”蒙学习的语句,并试着读一读,思考: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语调来读?(a卿今涂掌事,不可不学!”:语气坚决果断,神态重严肃,既严要求,又充满关心、期望,希望蒙能胜大。(语重心长,谆谆告诫。)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耳

 

孙权劝学教案四
上一篇:孙权劝学教案六    下一篇: 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教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