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七年级下册

《木兰诗》教学设计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13786509620教学目标知识与:1、能够认知诗中的人物性格和塑造人物的手法。2、体会、学习诗歌的语言特色。过程与法:1、明确《木兰诗》是古体诗中的一首著名的叙事诗。2、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色。3、熟读、背诵。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诗中女英雄木兰的形象,了解我国古代的灿烂文化。教学重、难点:分析课文层次和人物形象的刻画。难点:正确理解课文主旨。教学准备投影、课文朗读带、录音机教学一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电影《花木兰》的片约5分钟。今天我们欣赏的是“原版”的花木兰:一些影视作品中的木兰形象,改编的地太多,有的甚至与原作相去甚远。我们今天讲的《木兰诗》,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是怎样的呢?二、指导阅读要求:1、学生放声朗读课文,体会本诗节奏的明快,富有音乐美的特点。2、听录音朗读,初步了解情节、人物,为分析课文做准备。三、落实字词教师投影打出相关字词1、读音。机杼(zhù)  军帖(tiě)  可汗(hán)  鞍鞯(ānjiān)  辔头(pèi)溅溅(jiānjiān)啾啾(jiūjiū) 戎机(róng) 朔气(shuò)金拓(tuò)  霍霍(huò)  云鬓(bìn) 雄雌(cí)2、字义。所思:想什么。愿为市鞍马:愿意为此去买鞍马。为,为此。市,买。鞍马,泛指马和马具。旦:早晨。万里赴戎机:不远万里,奔赴战场。戎机,战争。策勋十二转:记很大的功。策勋,记功。转,勋级每升一级叫一转,十转为最高的勋级。帖:通“贴”。迷离:眯着眼。傍地走:并排跑。四、课文结构分析全诗6小节,按时间顺序划分,可有两种法。1、可分为五部分:代父出征,征途思亲,十年征战,获胜辞赏,归家团聚。2、可分为四部分:(按课本插图)木兰纺织,木兰从军,木兰征战,木兰还乡。教师点拨:两种分法都对。通过层次划分,我们可以看出这首叙事诗结构紧凑、层次清晰;情节的安排,紧紧围绕木兰是一个女英雄这一特点逐层展开,而作品对木兰的歌颂、赞美,则是随情节的发展而自然流露、由读者在阅读欣赏中体味的。提问:在结构安排上,作者详细写了哪些内容,略写了哪些内容,说说这样安排层次的好处?回答:详细写出征前的忧愁郁闷,行军路上的征程急速和木兰思亲的情感、辞官不做以及回家后的欢乐与欣喜;略写了十年征战。详写部分突出了人物性格,略写部分高度概括,给我们留下了想象空间。五、人物形象分析教师投影打出问题:1、你觉得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你从哪些具体的情节可以看出?2、你觉得木兰姑娘与中国古代其他女子相比,有什么特点?3、如理解《木兰诗》繁简的处理?教师

 

《木兰诗》教学设计
上一篇:2017年人教版语文七下木兰诗公开课教案    下一篇: 《木兰诗》教学设计5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