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七年级下册

10.木兰诗导学案(教师及学生用)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10.木兰诗导学案(教师用)   【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语言特点,并背诵全诗。2、复述故事,并领会其情节曲折,富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3、人物赏析,体会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4、体会本文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5、学习本文详细得当的叙事法。【学习重难点】1、赏析木兰这一古代巾帼英雄形象,并领会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2、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3、重要文言词语的积累。【学法指导】诵读与欣赏相结合【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 自主探究(一)积累与整合:1、熟读《木兰诗》。2、资料链接  ①这是一首民歌,是人民大众的口头集体创作,经过文人润色后用文字记录下来。民歌是可以歌唱的,这首诗最后四句是歌唱者对诗中主人公木兰的颂赞之辞。《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符诗集》。“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度曲,乐工,采辑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见政治得失。我国的采诗制度有着悠久的历史,南北朝皆相沿袭。时,社会上已经把“乐府”从官署的名称转变而为诗体。其中既有文人诗歌,有有民间歌诗,亦即凡是合乐能够歌唱的歌诗,统统称为“乐府”。《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的代表作品,是乐府双璧之一(另一首是《孔雀东南飞》),属叙事诗,叙述了古代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建功立业的传奇故事,刻画出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形象,木兰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②北的末期分裂为东、西,西实行府兵制,应征从军的人须自备鞍马、弓箭等物,诗中“东市买骏马”一节即来源此。   ③木兰可能实无其人,所以姓花、姓、姓、姓木兰之说均系猜测或捕风捉影,我们用不着追究。北民族尚武,女子也不例外,木兰女英雄的形象可能是据此创造出来的。④读这首诗要注意两点:一是诗中有“互文”,意思是一联中的两句互相补充,须合解,正式名称叫“互文足义”,例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说的是,有些将军和壮士战死沙场,另一些将军和战士胜利归来。此类“互文”甚多,须用心发现。二是诗中的数字如十、十二、百、千等,无非是言其多,不能看作确数。这两种情况,不只是在本诗中有,在其他古代诗篇中也有。3、给下列划线的字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并抄写三遍 机杼(   )  鞍鞯(   )   骑(   )  金柝(   )策勋(   )  赏赐(   )   理云bìn(  ) pèi头(  )扑shuò(  )  雄 chí(  )  阿zǐ(  )除此之外,你认为还有哪些生字词需要掌握(写下来,并注音):4、找出并解释句中的通假字。1

 

10.木兰诗导学案(教师及学生用)
上一篇:语文《木兰诗》教案    下一篇: 8木兰诗导学案有答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