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七年级下册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课件:第9课阿长与山海经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九课——鲁迅阿长与山海经走进作者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树人,字豫才,绍兴人。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 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等专集。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 史上的不朽作。 《朝花夕拾》鲁迅散文集。在莽原上发表时题做《旧事重提》,编集出版时改用现名。共收入1926年创作的回忆性散文10篇。这本散文集以一个侧面表现了鲁迅所处时代的社会风貌。生词梳理 骇(hài)      掳(lǔ)       震悚(sǒng)  疮疤(chuāng) 惶急( huáng )  诘问(jié)  霹雳(pī)     画舫(fǎng)    惧惮(dàn)   辟头( pī ) 和蔼    规矩    菩萨    渴慕   孤孀    烦琐(繁琐) 保姆    絮说生词梳理惶急:恐惧着急。诘问:追问,责问。惧惮:害怕,畏惧。深不可测:深得难以测量。比喻对人或事物的情况捉摸不透。粗拙:粗糙低劣,切地羡慕,文中有想得到的意思。初识课文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主要记叙了与阿长有关的哪几件事?作者对每件事的反应又如?答:(1)喜欢切切察察 ,传播家庭风波  ————最讨厌  (2)限制我的行动,睡觉摆成“大”字 ————实在无法可想   (3)元旦开头吃福橘         ————不耐烦,磨难  (4)懂得多规矩和麻烦的礼节    ————繁琐之至,非麻烦  (5)讲长毛的故事          ————特别的敬意  (6)谋害我的隐鼠          ————敬意—淡薄  (7)为我买《山海经》        ————新的敬意初识课文 2.根据这些事件,划分文章结构?答:第一部分(1~2):介绍长妈妈称呼的由来和她的外形特点  第二部分(3~18):作者介绍讨厌长妈妈的事例。  第三部分(19~29):长妈妈为我寻找并购买《山海经》,作者感激她。  第四部分(30~31):作者对长妈妈的怀念。   (划分的依据是以”我”对长妈妈的感情变化为依据。)熟读课文仔细复读课文,并解决下面几个问题。 1.作者不知道阿长姓什么,只记得阿长这个名字不是她自己的,作者对她的称呼有哪些?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答:称呼有长妈妈,阿妈,阿长,称呼长妈妈是客气的说法,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课件:第9课阿长与山海经
上一篇: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阿长与《山海经》教案及课件    下一篇: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阿长与《山海经》课件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