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七年级下册

第9课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9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记叙、描写等表达式,体会人物描写的法。过程与法1.整体把握课文,深入了解阿长的人物形象以及作者的深厚感情。2.体会语句的深层含意,把握文章中蕴涵的思想感情。3.学习本文欲扬先抑的手法及抓住人物特点刻画人物的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鲁迅对“阿长”的深厚怀念之情,领会“阿长”性格中的人性美。重难点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主要性格以及详写略写相结合的写法。难点通过文章欲扬先抑的写法,深入了解阿长的人物形象以及作者的深厚感情。教学过程第一一、新课导入鲁迅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在他小的时候,有一位年长的妇女一直陪伴着他,她对鲁迅倾注了无微不至的爱,这位妇女,就是鲁迅一直没有忘却的长妈妈。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认识这位长妈妈。二、知识小窗1.作者简介鲁迅,原名树人,字豫才。绍兴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篇小说《阿Q正传》、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杂文集《坟》等。  2.写作背景1926年3月18日,鲁迅受反动政府通缉,不得不避到厦门,在厦门大学教,后又受旧势力的排挤,境况十分晦暗。但是,他没有因此灰心、沉沦,而是拿起笔坚持写作,散文集《朝花夕拾》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问世的。本文是第二篇,作者回忆了自己童年时期与家里女工阿长相处的一生活。本文写寓所,发表1926年3月25日《莽原》半月刊上。三、整体感知1.学生带着问题速读课文。(1)课文围绕长妈妈写了哪几件事?写的是哪件?为什么这样安排?(2)你从这些事中,看出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情有怎样的变化?(3)课文题目为什么称长妈妈为“阿长”?2.学生在自主学习的上,讨论明确:(1)共写了7件事:①喜欢切切察察。②限制“我”行动。③睡觉时挤得“我”无法翻身。④懂得多规矩和麻烦的礼节。⑤长毛攻城时护城。⑥谋害“我”的隐鼠。⑦为“我”买《山海经》。写为“我”买《山海经》。(2)对她不好的习惯,“我”最先的是“憎恶”、“讨厌”的;当听到“长毛”的故事后,“我”对“阿长”产生了敬意——“却不料她还有这样伟大的神力”;但当“阿长”踩死隐鼠后,“我”对她的敬意突然消失了;当“长妈妈”买来了“我”渴望已久的《山海经》时,“我”对她产生了新的敬意,认为她“确有伟大的神力”。(3)不同称呼,标着不同身份。品味文章前一部分所写的人物行为,作者用的是抑笔,倘用“妈妈”称呼,名实不符,用“阿长”名副其实。所以,文章的题目其实标示文章运用到了欲扬先抑

 

第9课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
上一篇:第9课阿长与山海经(第一课时)教案    下一篇: 语文八年级上第6课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及同步习题(5份)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