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数学 > 九年级上册

23.1.2图形的旋转-利用旋转解决问题教案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利用旋转解决问题》教案 教学目标: 1.巩固旋转的性质。2.利用旋转构全等三角形,转移角和线解决问题。 教学:利用旋转构全等解决几问题。教学难点:如旋转构全等三角形解决几问题。 教学过程: 旋转的性质回顾二.利用旋转解决问题例1:如图等腰RT△ABC中,∠C=90°,∠CPB=135°,CP=2,BP=3,求AP的长。组织学生分析思考: 由已知条件你能想到哪些隐含条件?所给条件能直接求出AP的长吗?如求AP的长?启发:①利用什么法改变线和角的位置来求AP的长?教师组织学生利用旋转构全等三角形求AP的长(略)小结归纳:巩固练习题。1.如图,等边△ABC中,点P为△ABC内一点,且∠APB=113°,∠APC=123°,求PA,PB,PC为边的三角形各角的度数学生独立思考解答集体反馈交流三.深化拓展例2:如图等腰RT△ABC中,∠C=90°,∠MCN=45°交直线ABM,N.若∠MCN=45°交线ABM,N,则 间有数量关系?并证明。若∠MCN=45°交线ABM,交AB延长线N,上述结论是否成立?为什么?若∠MCN=45°交线ABN,交BA延长线M,上述结论是否成立?为什么?引导学生类比思考分析学生板书解答四.小结本课内容今天我们共同探讨了哪些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 1.如图,正形ABCD中,点P为正形ABCD内一点,已知BP=2,CP=3,∠BPC=135°求DP.2.如图,P为等边△ABC内一点,且PA=3,PB=4,PC=5,求∠APB. 3.如图,两块三角板如图摆放,D为BC中点,E,F分别在AB,AC上,BE,CF,EF间有数量关系?并证明。4.如图,△ABC中,以AB,AC为直角边向外作等腰RT△ABD和等腰RT△ACE,M为BC的中点,求证:DE=2AM

 

23.1.2图形的旋转-利用旋转解决问题教案
上一篇:23.1.1前引言及旋转教案2    下一篇: 23.1图形的旋转(1)教学设计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