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物理 > 八年级上册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八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第二章  声现象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第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声音的传播条件。难点: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导语: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了各种声音。优美动听的音乐可以陶冶情操,给人以美的享受,而电锯锯木的声音、砂轮打磨工件的声音使人感到刺耳难听……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与声音打交道,声音是我们了解围事物、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但是同学们知道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又是如传入人耳的吗?二、学生自学  (一)阅读课本P27---P29、P30“科学世界”的内容,并将部分划线:(二)自学  1.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2.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把这样的物质叫做    。3.传声的介质可以是     、    、和    。   不能传声。4.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我们把它叫做     。5.在研究声波传播时,我们用   波来和它类比,我们把这种研究法叫做类比法,在后面的学习中我们还将用到这种法。6.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科学中把声音的这种传导式叫做     。三、活动及感悟活动一(一)学生活动1.拨动紧的橡皮筋,观察橡皮筋的变化。2.用手摸喉头部分,从1数到10。3.把一只塑料尺压在桌边,一端伸出桌外,用手拨动尺伸出的那一端。观察、体验,说说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特征。4.演示:用细线把一个乒乓球悬挂起来,敲响音叉后,用音叉轻触乒乓球。观察现象(乒乓球被弹开),说明敲响的音叉在(振动);再次敲响音叉,然后用手握住音叉,发现了什么?5.物体振动发声的现象真是太多了,你能说出生活及自然界中一些神奇的发声现象的道理吗?如:人说话是靠什么振动发声的?(声带)    蝈蝈是怎发声的?(翅膀摩擦振动)风声是什么振动产生的?(空气)   笛子等管乐是靠什么振动发声的?(空气柱)二等弦乐是靠什么振动发声的?(弦)  打击乐器鼓是靠什么振动发声的?(鼓面)6.思考:拍打桌子,桌子也能发声,你能用什么办法说明桌子发声是由桌面振动引起的?7.要让发声的物体不再发声,该怎么做?(二)师生交流归纳:(1)以上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教师点拨:发声的音叉的振动不易被观察到,我们用音叉轻触悬挂的乒乓球,使乒乓球被弹开,音叉的振动转换成了乒乓球的运动。这是我们研究物理现象的一种非重要的法,叫转换法。活动二(一)实验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八
上一篇: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3    下一篇: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四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