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物理 > 八年级下册

力教案5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七章第一节 力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 能:(1)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2)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2、过程与法:(1)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2)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观 察体验过程 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2)从力用三要素表示的事例中认识科学法的价值。【教学:】1 、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2、力的三要素,用示意图表示力。【教学难点:】1、力的概念2、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解释有关现象。【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         (3’)"力"这个字大家太熟悉了,同学们知道"力"字词语有多少呢?力量、力气、、…… 理解力、战斗力……  “给力”力不从心、力所能及、身体力行、身强力壮、力争上游、四肢无力……在同学们说出的这么多"力"中,力的含义各不相同。在物理 学中,"力"又是什么呢 ? 手拉弹簧人推车 脚踢球头顶球手扑球磁 铁 吸引磁铁二、新课教学1 、 力的定义      (10’)活动一:①请同学们用力拉弹簧、弯钢尺、压气球,感受力的出现。②把磁铁和一个铁块分别放在小车上,靠近,观察现象。结合才的感受和实验,再结合生活中的一些力出现的场景,以及课本上的图12.4-2,完成右上表。师引导学生举出的事例,尽量效果各不相同。师生分析上表得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单位 是      ,简称    ,符号    活动三:体会力的大小。手托物理课本的力大约是3牛。补充例子: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为1 N;成年男子右手的握力大约是700N;一个质量是40kg的同学对地面的压力大约是400N等等。分析强调: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力的出现最少的有两个物体,这两个物体分别叫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并且是同时存在的。力作用时物体一定必须接触吗?不一定。2、力的作用效果             (5’)活动二:小组讨论,上面的事例中力产生的效果分别是什么?分组回答总结: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力可以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要 特别说明运动状态中的两面:运动速度,运动向。反过来,我们也可以根据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改变,可以判 断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但是我们也看到力的效果在改变时,有时却不一样,如脚踢球后,球速有时是不一样的。引导学生说出力是有大小的。3、力的三要素               (5’)活动四:请同学们按照老师的要求来推凳子:①用同样大小的力在凳子中间,向不同向推凳子②用不同的力向同一向推凳

 

力教案5
上一篇:力教案    下一篇: 力教案三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