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物理 > 八年级下册

10.3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教案4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10.3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人:树保●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知道浮力的应用。过程与法通过观察、分析,了解轮船是怎样浮在水面上的。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初步建立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教学浮沉条件和密度大的物体实现漂浮的法●教学难点利用二力合成的知识探究浮沉条件●教学设计预学(教师指导预习)温故一个重力为20N、体积是0.002m3的物体,用手把它放水中某一位置(完全浸没),则该物体受到的浮力等  N,松开手后,物体会  (上升、位置不变、下降),因为此时浮力与  平衡。知新决定物体浮沉的条件是  是 二者之间的大小关系,也可以通过比较液体和物体  之间的大小关系简单判断。排水量指:           ,单位:     。轮船原理:利用  办法增 大  ,使轮船浮在水面上。潜水艇原理:通过     达到上浮和下潜的目的。气球和飞艇物理:利用充入      的气体使它能在空气中上浮。质疑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就会上浮,受到浮力小就会下沉吗?  二、探究(组织学生交流,学习答问讨论)、精导(教师讲授新知、学生互动参与)教学点1 判断物体的浮沉条件物体的浮沉条件之一:取决物体的浮力(F浮)与物体的重力(G物)的关系。  1)画出上图中物体所处几种状下受力的情况。2)根据上述作图分析填写下列空格:物体的浮沉与浮力F浮和重力G物的关系:浸没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当F浮  G物时,物体上浮;最终静止时  在水面,F漂  G物;当F浮  G物时,物体下沉;最终深入水底;当F浮  G物时,物体悬浮,因此   和   时,物体受的表现力与浮力二力平衡。2.物体的浮沉条件之二:取决物体的密度(p物)与液体的(P物)和液体的密度(p液)的关系:将F浮=p液gV排、G物=m物 g=p物 bV物和V排=V物代入物体的浮沉条件之一就可以得出:物体的浮沉与物体的密度(p物)和液体的密度(p液)的关系 :1)p物  p液,上浮(正在向上运动)或漂浮(处静止状态)2)p物  p液,下沉3)p物  p液,悬浮根据以上分析得出:物体的浮沉与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   关(有、无),也与物体自身的重力大小  关(有、无),只与     有关。学点把一个体积为1cm3的钢球投入水银 中,最终钢球会处什么状态?请说明理由。教学点2 浮力应用一 轮船原理:由上述浮沉条件可知:要使沉在水底的铁块能浮在水面上,可以增大它所受的   ,即把它做成  ,使它能够   ,从而增大可以利用的  。轮船就是根据这个

 

10.3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教案4
上一篇:10.3物体浮沉条件及应用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下一篇: 《物体的浮沉条件》教学设计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