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物理 > 八年级下册

12.2滑轮(第二课时)教案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科目 八年级物理 备间    海江 上课教师       教学内容课题12.2 滑轮学时共 2 学时第 2学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了解这两种滑轮在生活和实际中的应用。明确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是变形杠杆。过程与法: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可以组成滑轮组,达到既省力又能改变力的向的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探索实验,观察、实验操作和比较、分析、概括的,培养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法制教育渗透点:《国旗法》内容分析: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及它们的实质难点:动滑轮的瞬时支点的确定法   根据设计要求,连接滑轮组的绕绳法 教学法  教师通过实验探究法、讨论归纳法学习本课 教具学具铁架台、滑轮两个、长细绳、钩码四个、滑轮组(由两个滑轮组成的)两个 教学过程第二:定、动滑轮的实质及滑轮组的组装与特点一、讨论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1.回忆杠杆的五个要素,找出定滑轮支点,确定其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2.请学生根据以上分析,解释为什么斜着拉动重物时,拉力的大小不变。3.得出结论:定滑轮实质是一个等臂的杠杆。.找出动滑轮的支点,强调这是一个瞬时支点,拉力的向一定要竖直向上,确定其动力臂和阻力臂,并比较其的大小关系。(动力臂是阻力臂的2倍)5.请学生进一步分析,解释为什么斜着拉动重物时,拉力的大小会变大(动力臂变小)。6.得出结论:动滑轮实质是一种能省力的杠杆。 二、滑轮组1.定义:将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的组合装置称为滑轮组。2.特点: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向重物和动滑轮的重力由几绳子承担,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三、简单滑轮组的设计与组装组装口诀:单从动,双从定,从里向外绕。例:按照要求组装下列滑轮组。(动滑轮自重不计)⑴用G/2的力提起重物;⑵用G/3的力提起重物。四、:如图所示,每个钩码的质量是50g,滑块A在钩码的作用下恰能沿水平面匀速滑动,那么滑块A受到的摩擦力是     (  )  A.2.94 N  B.1.96 N  C.0.98 ND.0.49 N五、:1.标出甲、乙滑轮的支点O,并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 2.1.人站在二楼阳台上,要将楼下700N的重物拉上来,绳子的最大承重是300N,应怎样设计滑轮组,能将重物提起且使用滑轮的个数最少(滑轮重及摩擦不计)?                      个人意见 板书设计              12.2 滑轮1、定、动滑轮的实质及滑轮组的组装与特点:定

 

12.2滑轮(第二课时)教案
上一篇:12.2滑轮(第一课时)教案    下一篇: 12.2滑轮教学设计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