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化学 >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进 一步了解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以 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它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非密切;⑵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这两种最基本变化形成,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过程与法:⑴引导学生观察化学实验,并能进行简 单的实验现象的描述,逐步形成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法;⑵学会搜集资料,对信息的获取;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化学的渴望热情,使学生对化学产生深厚的学习兴趣;⑵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认识学习化学的价值;教学重难点:1、:理解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概念,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难点: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教学流程: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反思知识回顾回忆化学研究的内容,引出这节课的三点内容:物质的变化、物质的性质、两者的关系。思考后回答,明确这节课主要内容。导入利用生活中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可以变成水蒸汽和冰、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会慢慢生锈、煤、木材和柴草可以在空气中燃烧而发光放热等事例,引导学生会观察实验现象并能描述现象。通过三事例明白观察实验分变化前、变化时、变化后三个阶,并懂得 描述什么内容。演示实验实验1-1 水的沸腾实验1-2 胆矾的研碎实验1-3 胆矾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实验1-4 石灰石与盐酸的反应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能简单的描述现象,同时思考变化前后物质是否发生变化,并完成课本P7实验现象记录。讨论⑴ 在(实验1-1)和(实验1-2)中,物质的变化有什么特征?⑵ 在(实验1-3)和(实验1-4)中,物质的变化有什么特征?⑶ 这两种变化有什么区别?物质在变化过程中,都没有其他物质生成。物质在变化过程中,都有其他物质生成。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区别是有没有其他物质生成。总结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概念 现象 根本区别 实例 关系  (讨论:发光、发热、变色或产生气体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吗? )通过概论明白两者变化的区别,并能举一些生活中见事例。不一定,如:灯泡通电后 发光放热; 无色氧气变成淡蓝色液态氧; 给水加热,溶解在水中的氧气以小气泡形式放出等都是物理变化。讨论分析①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通加热至100℃沸腾;②胆矾是蓝色固体,易溶水;③氢氧化钠溶液是无色液体;④石灰石是块 状固体;稀盐酸是无色液体。⑤二氧化碳是无色气体。⑥胆矾溶水可以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⑦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⑧

 

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上一篇: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设计:第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    下一篇: 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