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化学 > 九年级上册

制取氧气第一课时教案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制取氧气》第一教学设计 作者: 蒙军 (教学评价技能与法 崇左江州教学评价技能与法四班 )  评论数/浏览数: 0 / 389  发表日期: 2011-01-16 20:09:08  一、教学设计思路1、课题分析“制取氧气”课题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第二单元课题3的内容。本课题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实验室制备气体的课题,有利进一步熟悉见仪器的使用,教学中通过对气体制取一般法予以介绍,让学生对制取气体的法有一定的认识,为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的研究”打下。2.教学策略我在教学中拟引导学生从实验:过氧化氢溶液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产生氧气出发,认识催化剂及催化作用。并通过它让学生理解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通过多媒体课件了解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演示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一瓶氧气并检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让学生在交流的环境中去学习新知识,掌握运用新知识。通过演示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介绍反应原理、所用的仪器、装置特点、操作法,让学生在一次对气体制取的一般法加深印象。利用对比、讨论、归纳反应表达式的相同点而得出分解反应概念,练习巩固。二、教案课题名称制取氧气 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制取氧气的主要法和原理,以及装置、步骤。2、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3、认识分解反应。过程目标初步了解实验室制备气体的法。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勤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和态度。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及操作注意事项难点催化剂的概念教具准备1.(1)5%的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氯酸钾、硫酸铜、高锰酸钾;(2)大试管(3个)、小试管(2个)、塞子(带导管)、集气瓶(2个)、毛玻璃片、水槽、铁架台,酒精灯、火柴.药匙、木条。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引入板书介绍 演示实验 提出问题 演示 思考 设问 讲解并板书 强调提出问题 讲解 课件展示幽默 转折 讲解 板书 思考归纳 投影 小结 讨论小结 演示讲解 演示讲解 讲解展示 思考分析 归纳 总结 习题总结 布置 1.如检验一瓶无色气体是氧气?  2.如鉴别三瓶无色气体:空气、氧气、氮气? 3.根据氧气的性质说明氧气有什么重要用途?既然氧气具有如此重要的用途,那么你一定很想知道氧气是如制得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氧气的制取。课题3 制取氧气 制取氧气要从以下几个面着手: 1.反应原理:药品、反应表达式2、实验用装置

 

制取氧气第一课时教案
上一篇:制取氧气教案(第2课时)    下一篇: 制取氧气第二课时教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