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作文写作 > 写作指导 > 文学常识

谈谈《石壕吏》中的“急”

所属栏目: 文学常识  更新时间:02-15 点击次数:
文章
来源 初中 教
师网 w w w.9 1 0
w.Ne t

  乾元二年,杜甫从华州去往洛阳之时,唐军在邺城围攻安史叛军遭到大败,形式危急,唐军为守住洛阳、潼关一线,在民间大肆抓丁,连未成年人和老人都不能幸免,人们纷纷逃躲避祸。

  而在杜诗作于此时的名篇《石壕吏》中,老妪对捉人暴吏所言之末“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不禁令人生疑:三个儿子全去打仗,已经战死两人,老妪不但不避祸,还急着主动应役干什么?被人家捉去送死还“急”什么?不但是“急”,还说“请从吏夜归”,用了“请”字,怕人家不捉,这不是反常之举吗?有的学生认为这是为了掩护老翁,可是老翁已经逾墙而走了,用不着掩护了。老妪到底“急”什么呢?

  要解此谜,需要先算算人口。原来老翁全家人口三个儿子,一个儿媳妇,一个小孙子,加上老两口子正是三世同堂七口之家,有儿有孙,人丁兴旺。可诗人“暮投石壕村”的时候,三个儿子以全不在身边,还确知二男战死。到了“天明登前途”之时,老妪已被带上前线,生死难料,凶多吉少,家中剩下老翁、儿媳和吃奶的小孙子,每辈一个三口人。由人口的变化可以看出,战争让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在短时间内支离破碎。面对如此巨大的痛苦,老妪“急应河阳役”显然不是真正的积极请缨,而是一种被迫的“主动”。

  显然老妪是要保护别人。那她保护的是谁呢?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出老翁已经逾墙而走,仅存的一个儿子在战场上生死未卜,“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孙子只是未断乳的幼童,儿媳要是被捉走,小孙子就得饿死,为保住孙子和儿媳,特别是小孙子这根家中独苗(这举动符合中国传统的生育观和家庭观),就只有牺牲自己了。于是老妪被迫“甘心情愿”,急急请求上前线,并对捉人的暴吏提出自己“力虽衰”,却也可以上战场“备晨炊”。

  从全诗我们已经看出战争已经害苦了老妪,而一个“急”字表现了她被逼的主动央求上战场,其前途悲惨可想而知。杜甫以一个“急”字揭露了社会和战争的残酷程度,也表现出杜甫忧国忧民,严肃正视现实的“诗圣”胸怀。

文章
来源 初中 教
师网 w w w.9 1 0
w.Ne t
上一篇:论语中的成语    下一篇:音同异义字形题的解题技巧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