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多彩生活 捕捉写作素材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点击次数:
文 章
来源初中
教师网 w ww.9 10w.Ne t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这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之本。”孩子们精彩纷呈的日常生活为写好作文提供了最好的素材,我们应教孩子做个有心人,留心多姿多彩的生活,捕捉生活中的写作素材。

  首先,引导学生关注校园生活。

  学生一年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呆在校园里,他们的学习、娱乐、苦恼,都是很好的写作素材。教师首先要有一双慧眼,密切关注学生的在校生活,仔细筛选孩子可能感兴趣的题材,然后再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一般来说,学校的大型活动、班级生活、个人的喜怒哀乐都可以纳入写作素材。

  在指导学生选取写作素材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感受,最好是学生亲身经历的,至少也应是学生感受非常深刻的,这样学生才能“有话可说”。

  例如,有一阵子在我所执教的班级里,学生们特别热衷于玩纸飞机,一到下课时间,各式各样的纸飞机就从各个方向飞向教室的空中,学生们欢呼,大笑,于是,我给学生布置了一篇日记,题目就叫《班里流行纸飞机》,这个题目,参与游戏的同学有话可说,没参与游戏的同学也有话可说。这篇作文,学生描写得特别生动。以下是两篇习作的片段:

  例如,不喜欢玩纸飞机的同学这样写道:

  自从来了这纸飞机,一下课我们班就乱作一团了。有一次,我正在写作业,“嗖”地一下,一架巨大的重量级纸飞机一头扎下来,吓我一大跳。还有一次,一架纸飞机慢悠悠地落到我的头上,又滑下来,逗得别人哈哈大笑,玩飞机的人却捡起飞机就跑了,气得我直跺脚。这纸飞机已经防不胜防。

  一些同学也用跟我一样的眼神看着他们。投纸飞机的同学却聚在一起,大声说道:“咱们来比赛投纸飞机。谁投得远,就算谁赢,好不好?”

  “好!”其他同学也都异口同声地喊道。

  他们拿好纸飞机,向飞机尖“哈”了几下,就一下投出去,有的打在后面的黑板上,有的却只飞一秒,就一头栽到地上了。赢的同学几乎要满屋子疯狂地跑,败下阵来的同学垂头丧气地回到座位上,心里觉得不甘心。

  可是,他们谁也不知道我们在混乱的秩序下无奈地生活着。

  喜欢玩的同学这样写道:

  当一架纸飞机在我手中诞生时,我高兴得不得了。马上开始和白航源比赛。我们站在一条线上,往出扔飞机。白航源的飞机一直平稳地飞行着,可我的飞机飞到半空中已经晃晃悠悠的了。我急得直跺脚,白航源的脸上出现了即将胜利的表情。就在这时,白航源的飞机突然转了一个圈,又飞了回来,落到了地上。我就这样胜利了。过了一会儿,我又开始玩我的飞机,这次不知怎么回事,扔出去后一头扎在地上,逗得白航源哈哈大笑。

  学生每天生活在集体中,可写的内容非常多,我还曾指导学生写过诸如《老师开会去了》、《泼水事件》、《这事我谁也没告诉过》等很多题目,这些题目人人都有话可写,能很好地激起学生倾诉的愿望,又能促使他们细致回忆当时的情景,很容易描摹出当时的场面和自己的感受,经常练笔,学生的文笔会越来越流畅。

  其次,引导学生关注家庭生活。

  家庭是孩子的启蒙学校。家庭生活中有许多小事,看似平常,却记录了学生成长的足迹,记录了浓浓的亲情。家庭生活,同样蕴藏着许多写作的资源。

  每逢节日,家庭成员一般都会欢聚一堂,聚会的场面或温馨或热烈,这个场面很值得一写;为了这次聚会,家庭成员一定做了精心的准备,或采买食品或打扫卫生,准备的过程也值得一写。我曾经指导学生在寒假的日记里写过《我陪(    )去采购》《串门》等习作。我也曾经指导学生在中秋节写过《我家这样过中秋》,学生们都能用平实的语言记录下幸福甜蜜的生活瞬间。

  另外,家庭生活中的争执、矛盾也可以成为写作的题材,这样的题材往往会引发学生深入的思考,这样的题材写好了,孩子对生活的认识就会深入一大截。例如,班级里曾经写过《争执》一题,有个女孩是这样写的:

  那是一个漫天飞雪的晚上。父母的卧室里传来了激烈的争吵声。那激烈的争吵一浪高过一浪地穿进我的耳朵:“爸妈到底什么时候走?他们呆在这算什么啊?每天对我指手画脚的,说我这儿做的不好,那儿做的不好!我工作了一天,回家我也累啊!实在不行,大家把钱凑凑,给他们买套房子吧!”这是妈妈的口气。

  “敢情不是你父母你就不心疼了,是吧?你不是在赶他们走吗?这种话你也说得出口!别以为只有你一个人上班工作累,我也累!可就算再累也不能让老人们干活吧!就算你再累,晚饭你也不能让爸妈做吧。你啊,就是不孝!”爸爸情绪非常激动。

  “不孝?我又怎么不孝了呢?我父母都还在老房子住着,都还没来新房子呢!你父母就先住进来了!你把我们家当什么了……”争吵声、叫喊声一浪高过一浪。我觉得胸口堵得慌,眼睛酸酸的,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说不出的惆怅。

  孩子的眼睛多么敏锐,看了这篇文章,不知大人会作何感想!

  第三、引导学生关心社会生活。

  明代的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有一副名联:

  风声  雨声  读书声    声声入耳

  家事  国事  天下事    事事关心

  从古至今,我们的教育都倡导学生关心国家命运,倡导“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决不能仅仅“独善其身”,在习作素材的选择上,教师更要有开阔的视野,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要引领学生把目光投向更高更远的地方,通过习作,让学生关心社会生活,关心国家的命运。

  2009年,甲型HINI流感来袭,社会上人心惶惶,学校做了大量的预防工作,我第一时间让学生予以记录,题目就叫《流感来了》。这是我的学生的一篇日记:

  流感来了

  快六点四十了,可别去晚了。赶快,我在嘴里塞了两片面包,急匆匆地跑到了学校。

  老远看到小门紧锁着,门口已经聚了许多同学,今天怎么不让大家进教学楼呢?我非常疑惑。

  十分钟后,殷主任来了。手里拿着一个像手枪一样的东西。主任说这是测温器。大家排起队,我是第一个接受检测的人。主任拿着测温器对着我的头。仿佛要开枪的样子。很短一下,主任就让我进去了。楼道里有一股浓郁的消毒水味,我急匆匆走过,进了教室,我又闻到一股醋的酸味。抬眼望去,后黑板上全是预防甲流的宣传文字。坐到座位上,我发现有一些同学竟然还戴上了口罩。

  上课了,老师没按常规讲课,而是先按照学校的部署,讲了流感的危害性,特别指出了甲型H1N1流感的预防注意事项。

  这一次,我是真真切切感受到了这次流感的严重程度。我感到流感正一步步向我们逼近,所以我们要注意,并采取措施。

  2010年,我国西南发生特大干旱,全国人民捐钱捐物抗旱救灾,我校也组织了捐款活动,我意识到这是一个良好的教育契机,既能练文,又可把“关心国家的命运”内化为自己的使命,于是,我指导学生看报纸读新闻,了解旱情的严重,更了解了政府和社会各界对灾区的支援。我们写了《这些,在祖国的西南正在发生》这篇习作,同学们写了旱情,更写出了人间真情,有些同学还表达了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思考。

  2011年3月,日本发生地震,引发了海啸,继而核泄漏污染了海水,引发我国居民的“盐恐慌”。这样的事件在一个人的一生当中也经历不了几次,何况这件事情可以引发学生多角度、有深度的思考,这是多么好的素材呀!当天,我听说长春食盐脱销的情况,马上布置了一个作业,题目就叫《买盐》,让学生在回家的路上人人买一包盐,再把买盐的经历、感受详详细细写下来。学生们在学校哪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呀?他们大惑不解,问个不停,我就是不解答。这更增加了他们的疑惑,我知道好奇心一定会促使他们亲自去超市看一看。第二天,我收上来作文一看,嗬,真是精彩纷呈。请看这篇习作:

  买  盐

  今天老师给了我们一个特殊的作文题目叫《买盐》。真奇怪,为什么要买盐?今天是什么节日?要吃盐?难道非典回来了?大家议论纷纷。而老师却摇了摇头,神秘地说:“大家不要议论,你们只要去附近的超市问问,或者问问家长就知道了。”大家都顶着疑问回家了。

  正巧,我一放学就听路上的人都在讨论关于盐的事情,都说附近的商店已经没有盐了。我还很纳闷,都买盐干吗?一问妈妈才知道原来是因为日本核辐射污染海水,老百姓担忧海盐遭受污染,纷纷开始抢购食盐。市场、超市里食盐缺货,由于抢购,食盐已经脱销。我爷爷今天从八道街一直走到东盛路,沿途的各个超市,连一袋盐也没了。大家都像疯了一样,不管多少钱,就是买。刚才,也就是2011年3月17日,听爸爸说楼下的菜贩也改卖盐了。明码实价,5元一袋,真是太会赚钱了,可以说是趁火打劫。

  专家认为抢购碘盐毫无必要。各地政府也纷纷出言辟谣。我也认为这是谣传,但我的家人还是有点担心,怕真的没有盐吃。政府已经向大家解释了。就算没有盐吃,也有很多替代品。我也想告诉那些造谣的商贩,不要因为挣钱抬高盐价,弄得人心惶惶。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永远是写作的源泉。只有我们坚持引导学生细致地观察生活,记录生活,才能切实提高学生们捕捉生活素材的能力,为习作提供材料保障。愿学生们都能记录真实生活,抒写真情实感,让习作真正成为“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的便捷工具!

文 章
来源初中
教师网 w ww.9 10w.Ne t
初中教师网 ,专业的人教版初中教学资源网!
喜 ()or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