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浅谈语文教学中平等师生关系的建立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5-02-16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过程中进行。”这就要求在语文教学中,次序构建师生平等的新模式。教师已不再是简单的教学管理者,也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应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平等交往的朋友,在学习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作为平等的一员相互启发、相互作用,每个人都可以是一个独立的发光体,既受别人的照射,更是师生之间心灵交流、思想沟通的平等对话过程。

  一、转变观念,做课程改革的新型教师

  以往的教学模式是“唯书”,“唯上”,严重束缚着学生,造成了教师一人说了算的命令式教学,扼杀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萌芽。在新的教育理念上,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能认为自己永远是高高在上的老师,而是应该看到学生是鲜活的生命个体,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独特见解,给予他们一个平等而广阔的空间。

  教师必须重新认识自己的角色,彻底摒弃“师者为尊”的传统意识,给学生以心理安全感,给学生以充分尊重。新课程下的教师要学会从生活阅历中积累成熟,从社会经验中学得练达,从文化知识中汲取修养,从人生追求中获得情感。在教学中一定要全身心地投入,当好向导,给予学生心灵的自由和驰骋的空间。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在这个过程中,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不再是“授—受”关系,而是“我—你”关系:教师不再是特权式人物,而是与学生平起平坐的一员;教学便是师与生彼此敞开心扉,相互理解、相互接纳的对话过程。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形成了一个“学习共同体”,都作为平等的一员参与学习过程,进行心灵的沟通与精神的交融。

  二、努力创设师生平等氛围,构建民主和谐的教学情境

  构建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必须努力形成民主和谐的的教学气氛,使学生能在一个欢乐、和谐、宽松的环境中学习。它可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求知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热情,更为重要的是可以诱发学生心灵的感受、体验,激发起他们的内驱力。

  1、带着童心,在平等交融中对话

  “要进入童年这个神秘之宫的大门,教师就必须某种程度上变成孩子。”(苏霍姆林斯基语)。教师应带着一颗童心进入课堂,与学生真诚面对,共同营造一个温暖的“家”。让学生敞开心扉,自在交流,进行师生“视界融合”的“对话”,取得心灵的沟通,这样才能淡化学生被动学习的意识,如在教学《草船借箭》一课时,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参演文中角色,可以围绕课文内容设计一系列问题,在表演中相互补充、争相回答,再次和学生融为一体。

  2、少些预设,在动态生成中对话

  现代教学倡导生成,就是根据课堂学情的变化,师生共同及时接纳弹性、灵活、创新的成分、因素、信息,让师生的思想活动从预设教学法中摆脱出来,在探究中不断享受,让每一个个性生命在语文课堂上展现出活力。比如在阅读教学中,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文本的意义,而是通过阅读主题饿潜心内化,即通过“对话”的方式,渐进地、动态地生成意义。这样,课堂的思维空间是开放的、对话的过程,也是学生、教师相互借鉴、补充、激发的过程,在教师的点拨下,在同学的启发下,突有所感,忽有所悟。

  3、耐心倾听,在欣赏尊重中对话

  师生平等对话是一个开放的未完成的动态教学过程,它不仅意味着人格对等基础理论的灵魂交融,相互信赖氛围中的心智启迪,更意味着对学生作为大写的“人”的一种尊重,是对学生生命的唤醒与欣赏。因此,教师应蹲下来欣赏学生,用一双“儿童的眼睛”欣赏每一个孩子的梦,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加以启发和诱导,使其优势得以更好地发挥。

  4、回归生活,在真诚开放中对话

  对话、沟通、交往是生活的基本方式。语文教学中的对话也应该体现生活性,这就要求语文教学走出“书本语文”这个中心,向“生活语文”回归,回到现实的流动的“生命态”中,进行真实、广泛的“对话”。在课堂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生活经验,活化教材,把学生熟悉的活动方式引入课堂,把教材“还原”成生活课堂,让学生在这个现实的、生活化的环境中展开“对话”。如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关注我们身边的环境问题,并引导学生通过上网查阅资料、采访、实地调查等方式了解有关环保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学习课文,学生感触深刻,自发地进行环保的宣传活动,从而真正实现了语文教育的目的。

  三、还主动权于学生,让学生做学语文用语文的真正主人

  以往的传统语文课堂教学,死抠章句,条分缕析,按部就班,把一个个本该充满灵性的学生固定在呆板的条条框框中不敢“越雷池半步”。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只能成了没有感觉的容器,成为照抄照搬的工具,没有了情感,缺失了快乐,失去了灵性,也使语文这个最具灵性的学科失去了灵性。久而久之,教师成了“主人”,学生成了“仆人”没有了自我空间。

  正如弟斯惠所说:“如果学生简单的接受或被动地工作,任何方法都是坏的;如果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任何方法都是好的。”所以,作为教师,应多给学生开放、自由的活动空间,让他们自主选择,独立思考,主动探索。语文课堂教学的多边互动,实质上就是充分调动学生思维,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巧妙启发引导,引爆学生思维火花,培养学生深入探索,大胆质疑的学习品格。这样既能让学生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又能让学生体尝到一种成功的快乐。而培养学生的这种主动意识,教师一定要给学生时间自由,并且要认清自身的角色,做好“引导人”。比如,在引导读悟体会时,可这样说:“你能读懂什么,愿意把它讲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吗?”这样短短的一局问话,学生却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教学中,要尽可能地顺应儿童的情感,使课堂真正成为畅所欲言、自主学习、思维碰撞的课堂,成为一个学生是真正主人的课堂。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激励学生质疑解疑,不仅能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更重要的是,它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探索问题的积极性,从而根本改变学生等待教师传授知识的状况,消除学生学习上的依赖心理,使学生由一个被动者变为一个主动探索者,把学习的潜力充分挖掘出来,学会主动的、独立地探究。

  四、重视情感,做学生心灵的聆听者

  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学生的情感。游乐情感,才会发现美、理解美、创造美。作为教师,不能居高临下,一定要蹲下来听听学生的心灵对话,重视他们的喜怒哀乐,重视他们的情感倾向。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他们渴望什么样的教师、什么样的学习、什么样的环境、什么样的情感,要做到心中有数,抓住情感这条线,让每一位学生都发出属于自己的心声,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思想,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独立意义的人,与他们对话所产生的教学效果往往是意想不到的。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充分发挥语言的激情作用。教师的教学语言要生动形象,具有激发性和感染力,点燃学生心中的情感之火,要讲究轻重缓急的节奏,丰富多彩的内容,抑扬顿挫的语调,富于变化的语气,引人入胜的语境。要富于美感,并配合适当的体态语言,以激昂的情绪,饱满的精神,奕奕的眼神,把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结合为主体语言,声请并茂,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学生的感情共鸣,使学生与作者的感情相沟通,这样既有助于理解,又有利于学生情感发展。]

  在如今的课程改革大潮里,我们所追求的不仅仅是一种对话交流的方式,更重要的是这种平等、和谐的氛围,能够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情感得到升华,素质得到提高。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感    下一篇:小学生阅读方法提点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