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道德与法治论文

加强专业素质提升 提高思想品德教学实效性

所属栏目: 道德与法治论文  更新时间:2015-02-18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一、教师要了解学生生活实际

  与旧课程相比,新课程的内容回归了社会生活,其教学内容强调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而我市的一些中老年教师仍停留在传统的教学中、农村教师兼职的多、部分年轻教师又缺乏专业素质, 疲于上课,这样就在自觉不自觉中教师照本宣科,远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使思想品德课缺乏生机和活力。要超越这些障碍,就需要教师通过多种途径来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性格特点、喜怒哀乐、观察他们的所作所为,洞悉他们的所思所想,并把他们生活中关心、关注的问题引入课堂。在讲到《情趣与兴趣》时,正巧那天下了冬天的第一场雪。我就选择了滑冰、打雪仗作为话题导入:你们喜欢打雪仗、上滑冰课吗?现在谁学会滑冰了?你想怎样使滑冰成为自己的情趣呢?因为滑冰是学生喜欢的运动,所以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兴奋点,学生们踊跃发表自己的看法,与此同时,经过大家的情感体验交流最终明确了情趣与兴趣的关系。再比如2007年11月我在送教下乡时讲《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这一节课时,由于我课前没有做课前调查,不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掌握上节课经济制度有关知识情况,加之本节课的内容理论性较强、学生不易理解,在课堂上学生就不能很顺畅的回答老师事先设计好的问题、浪费了一些时间。但是,当我在课堂上了解了这些学生的父母一般都是煤矿工人时,为了讲清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的关系,又让学生学会尊重父母的劳动和将来如何实现自身的价值,我又改变了我的教学设计,既让学生说一说父母每月所得的收入是靠什么方式获得的?又让他们小组合作解决“如何切分由小组成员共同合作加工的”蛋糕“?有多少种分配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有人说:人们讨论一个事实总是以它对我们的意义和价值为出发点与归宿的。的确如此,一堂课的教学设计能否抓住学生,能否引起学生的兴趣,能否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仅在于教师是否能够提出有思维含量的问题,更在于所提出的问题与学生的生活是否相关,对他们的生活有什么意义和价值。

  二、教师要提高拓展课程资源的能力

  新课程具有可读性、参与性、趣味性强、易学难教的特点。新课程赋予师生更多的开拓空间,重视让学生在开放的教学实践中获得知识、智慧和情感的升华。这些特点决定了新课程实施需要有丰富的课程资源做支撑,从而对教师拓展课程资源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应建立融合、开放、发展的课程观,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人文教育功能,优化教学资源组合,有效地实施课程目标。”我们的一些教师在观念上仍然把课本作为唯一的课程资源,只是过分的强调“以本为本”的思想,强调开卷考试只要帮助学生把书划清楚就行了,教师认为把教材的内容交给学生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周围大量鲜活的资源都进入不了他的视野,也就拓宽不了教材的内容。所以,问题的关键是要教师走出对课程资源理解的误区,这需要教师处理好“教教材”与“用教材”的关系,结合教学和学生的实际,通过多种途径因地制宜地开发课程资源。比如:我在讲《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这一节课时,党的十七大刚刚胜利闭幕。而且这一节的内容与十七大关系密切,如果我只按教材的内容和顺序进行讲解,只注重教材的结论、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的过程,学生就会认为这些内容枯燥乏味、与他们没有什么关系,导致学生对思想品德课不感兴趣、对国内国际所发生的大事小情不关注,当然也就不能达到课程标准强调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最终导致学生思维僵化。这样我在备课时就查找了与本节课内容有关的资料,尤其是认真学习了十七大的内容并进行了合理的开发利用。我在讲课时提出了邓小平说过:“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不管黑猫白猫,只要能富起来就是好猫。”温家宝说过:“一个舰队决定它快慢的不是那个航行最快的船只,而是那个最慢的船只。如果我们改善了困难群体的生活状况,也就改善了整个社会的生活状况。”他们的说法是否矛盾呢?他们为什么要这么说呢?这样引发了学生的思维,通过讨论学生们明白了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但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教师一定要做课程资源开发的有心人,善于捕捉、收集与课堂教学相关的鲜活的课程资源。

  三、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和驾驭课堂的能力

  新课程下的教师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师德修养才能打通与学生的情关,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因为只有高水平的老师才会有高质量的学生、现代教育蕴藏的巨大潜能需要高素质的教师去挖掘,教师如何凭着创造性地教学去撞击学生思维的火花是摆在我们每位教师面前的一份考卷。我市思想品德教师队伍学历层次基本达标,只有一些农村学校的教师学历够但不是本专业毕业的教师,我认为无论是专业还是非专业教师都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利用零散的时间为自己不断的充电,不应自满于所学能应付教学绰绰有余而孤陋寡闻、闭塞视听。思想品德教师更应有超前意识、心中有学生、“眼盯着现实,心朝着未来”的哲学理念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与学生在交流沟通理解中共同成长。对此,我在听《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这一节时我深有体会。一些教师对教材中的知识体系理解不到位、对一些知识点的具体内涵一知半解但却在课堂上随意的讲解,对于学生提出的“国家主席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根本政治制度与基本政治制度”等疑问时,教师在说不清楚时不会机智灵活的艺术性的处理疑问,这样发展最终只会让教师渐渐失去了师道尊严。如果教师在课前精心的查找有关资料、书籍,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依法治国的相关知识,了解本地的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和本校的学生对此部分知识掌握的情况等,那么教师就会得心应手、游刃有余的驾驭课堂,引发学生的思考、积极的参与课堂教学之中,最终让学生在与教师的思维碰撞中获得知识和情感的升华,学生们对老师才会欣悦诚服。再比如:我们珲春市教育业务主管部门每年都安排了各种培训、研讨课活动,尤其是还邀请上海方略专家来面授指导教学。这些活动目的是尽快使教师在新课改的过程中提高教学专业化和教学艺术化。但在我看来收效甚微,根本症结在于教师主观上没有对此活动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意识到光凭着教教材的固有知识就想当一名教师是不行的,因为教育是一门艺术,需要教师运用学识、智慧与学生打通情关,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绪生活和情绪体验,也就是要关注课堂中自然而然的生成,对于学生的疑问教师要采取适当的形式来解决问题,而不要拘泥于教案的预设,教师要敢于冲出预设的疆域,围绕学生的“意外”开展师生互动,积极而又审时度势地把学生引向他们的“最近发展区”使他们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引导他们主动参与探究知识的过程,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平等的交流中得到锻炼,使师生双方在融洽的氛围中共同学习,使教学过程真正呈现出动态生成的创新本质,这样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走进学生的生活,成为一名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的思想品德教师,培养出具有责任感的中学生。

  四、教师要加强教学基本功的锤炼

  新课程在编写理念、内容的呈现方式等方面有了很大的创新和突破,但不是对旧课程的完全否定。旧教材要求教师所需具备的一些基本功,如扎实的专业素养、语言流畅、清晰的表达能力、漂亮的粉笔字、板书设计科学合理等,仍然是新课程中教师必备的教学基本功。我在听课调研过程中发现我们的一些教师片面的认为新课改就是在课堂上多让学生热热闹闹的小组合作讨论、多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毋庸置疑,新课程教学强调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也需要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对教师基本功要求降低,相反让学生在课堂上都能积极主动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成为课堂的主角,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上有所突破,要突破就需要教师把教学设计作为教师练“内功”的平台,应该说这对新课改下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我在听课中注意到讨论这一环节绝大多数都流于形式,主要原因是教师设计的讨论的问题没有思维含量,对学生参与讨论的活动要求下达的指令不明晰、不具体。我在市区听课指导教学时,听了一位教师讲八年级《财产留给谁》同一内容的两节课,听后深有感触。听第一节课时,这位教师设计的问题都停留在一问一答式,运用的多媒体课件太多,没有给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时间和空间,效果不好。我与教研组的其他老师针对这一节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集体备课,经过大家的群策群力,更主要的是这位教师有着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又善于贯彻新课改的理念,对教学设计进行了突破。她设计了引发学生思维、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的问题,如: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以案说法”“我来当律师”“突如其来的变化”这些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查找教材、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出遗产继承的有关问题。教学设计避免了一问一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课堂气氛活跃,而且下课以后学生仍然饶有兴趣的谈论有关财产留给谁的问题。又比如一些教师忽略了板书,而是用多媒体代替了板书设计,我们知道漂亮的粉笔字不仅能给学生美的享受,也能让学生明确所学的重点知识有哪些,更让学生感受板书是师生思维情感碰撞生成的知识的记载,这些是不断翻页的、一闪即过的多媒体所不能替代的。

  总之,新课程的实施无疑是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但是新课程的实施也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走进新课程,贯彻新理念,我们思想品德教师任重而道远,只有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加强新课程理念的落实,注重专业素质的提升,才能有效加快新课程改革的步伐,才能给课堂教学带来惊喜,才能提高思想品德课堂的实效性。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思品教学活动化小议    下一篇:“转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课题实验之我见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