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0W.Net 1、叫号接龙 把游戏者等分成4队,各队依次报数,记住自己的号码。准备小黑板四块,粉笔若干。游戏开始,主持人叫号发令,比如::“3号,写5个字!”各队的3号上来写5个字。接着主持人又喊号发出写×字的口令,如此进行若干次,最后再请各队的一个队员上来,字数不限,把句子写完整,看哪队的句子思想内容好,文笔通顺,幽默有趣,可得高分。第二轮,主持人可给各队规定“龙头(即第一个字)”,比如“春、夏、秋、冬”,方法同前。第三轮,还可规定龙头和龙尾的字,如1队的头是“雏鹰”,尾是“飞起”;2队的头是“手拉手”,尾是“共同进步”;3 队的头是“学”,尾是“玩”,4队的头是“吃冰棍”,尾是“拉肚子”。第四轮,了规定龙头、龙尾外,还可规定龙身某二个位置是什么字,如1队的第14、20个字为“作、文”;2队的第6、13个字为“游、戏”;3队的第13、19个字为“其、乐”;4队的第9、15个字为“无、穷”H酶鞫釉诨独种小⒒极思维和共同合作努力下,把句子写出水平?br> 2、做哑剧 做这个游戏,始终不准发出声音。 主持人先板书“做哑?”,示意举手填空,有填“巴、语”等,都不对,当填入“剧”时,伸出大姆指表示赞叹。接着板书“各小队走出教室,到操场,手拉手,围成圈。”之后,请出两人假装摇长绳,大家依次跳……再各队对分两组玩抱腰拔河、摸瞎子等游戏,结束后返回教室,主持人板书“作文:做哑剧”,将想说不能说,憋得难受的观感,写进作文中。 3、编童话 在每张卡片上,写一个角色名,如:老大爷、奶奶、小花猫、变形金刚、孙悟空等。游戏者从主持人手上抽取5张,看看上面写的是什么角色,然后思考3分钟,以这些角色为主人公,构思一则有趣的童话故事,再讲给大家听,讲得精彩者为优胜。 4、故事接力棒 准备一本作文本,封皮上写《故事接力棒》。凡是对故事创作感兴趣者,先抽签确定顺序,然后每人轮流一天,在上面写一个有趣的故事,要求后一个故事和前一个有连续性,人物和情节可以尽情发挥,也可以对前面的故事作点评,依次传递下去,循环往返。 针对小学生认识事物的特点,即由直观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以及学生作文思维障碍和畏难心理,围绕“活力”主线,“创造情境,把情趣化的”生活“带进作文课堂,多渠道激发学生说写,收到很好的效果。 一、把情趣化的”生活“带进课堂,打开学生的话匣子 作文教学一旦游离了学生生活,就不能引起学生心理上的共鸣。我把新奇而情趣化的”经典生活“带进课堂,或再现生活中的场景,或演示实物,或图画再现或音乐渲染,或利用语言描述,把孩子们身边的事艺术地引入课堂,学科之间相互渗透,让孩子们情趣盎然,呼之欲出,言之能畅。在说得有序、说得有理、说得流畅上多下点功夫,这样就不愁作文写不好了。如”游戏作文“指导课,老师事先组织好生动活泼、趣味横溢的游戏,然后要求学生按”游戏前的情景,精彩的游戏组合,游戏后的心情及想法“这一程序去练说,让他们畅谈游戏中的无限乐趣,叙说给人印象深刻的游戏及其玩法。经过老师引导孩子们辛勤劳作(读、做、画、玩、选、仿、赏、评、改、议、想等),孩子们新颖别致、震撼人心的创新作文,成为孩子们梦的起点。 二、促进师生间的互动,尽量增强课堂的”磁性“ 作文课堂若缺乏”磁性“,平平淡淡,毫无生趣,学生就易感到枯燥乏味。长期如此会阻碍他们心理的发展,滋长其厌学情绪。 ”激励最能将人的潜力发展到极限。“在学生漫步在作文乐园之中,我们如适时而恰当给予激励而非”宣判“,有的是”友情提示“——”请小心,有障碍“、”加把劲,成功啦“……;有的是”衷心祝愿“——”相信你能赢得大家的喝彩声“、”相信你能行“、”勇气伴你成功,祝你有新的学习收获“、”相信你是最棒的“……;还有的是”美文引路“——优美的文段好似和煦的春风,能引导学生自觉的模仿……;更多的是”温馨导行“——将生硬的教导转变为涓涓细流,轻轻流淌于学生心间,内化成学生的正确行为指向。”爱抚“、”服务“铸就了魅力四射的”老师人格“,课堂气氛自然活跃,可谓”四两拨千斤“。 事实证明,”情趣化的生活“贴近了学生的生活实际,”人文化的互动“进一步促进了”说“与”写“结合,突出了作文教学的实用价值,增强了其实战功效。它既不同于五花八门的”作文仿写“,也不同于口上谈兵式的指导,目标得体,操作简单、实践灵活、见效快捷。 11月30日是个不平常的日子,因为这天我作了一个大胆的尝试——把游戏请入了作文课堂。 这是一堂基于课题《让作文课充满生趣的实践与探索》下的一堂实践课。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做游戏——你演我猜,让学生仔细观察人物的动作、神态、倾听人物的话语,把游戏场面生动、流畅地写下来。 教学中,我先进行了游戏示范,表演了成语”一箭双雕、鸡飞蛋打、愁眉苦脸“,让学生总结表演成语的方法。接下来,我宣布比赛规则,并让学生复述规则。在熟悉规则后,我把学生分成男女两组,让他们各选出两名代表来演成语,猜成语。 比赛中,学生时而单脚站立,伸直双臂,”喔喔喔“地叫着,来了个” 金鸡独立“;时而”吱吱吱“地把自己扮成一只小老鼠,抱着头到处跑,来了个”抱头鼠窜“;时而哇哇哇地仰头大哭,来了个”嚎啕大哭“……在一翻紧张激烈的较量后,女生队以强有力的优势摘得本次比赛的桂冠。 在游戏过程中,我把启发引导穿插其中,让学生说自己观察到的场面,锻炼表达能力;在游戏结束后,我启发学生思考如何把这精彩的一幕写具体、写生动。 回首整堂课,学生时而静静地思考,时而热烈地讨论,时而紧皱眉头,时而哈哈大笑……值得庆幸的是本课最终获得学校”扬帆杯“青年教师擂台赛的一等奖。 案例分析: 记得一位伟人曾说过:”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那么,我们教师该如何上好游戏作文课呢?结合本堂课的上课心得,我认为应注意如下几点: 一、游戏设计需巧妙 小学生年龄较小,他们好动、好玩,如果在课堂中引入一个游戏,让学生先做后写,学生兴致一定会很高。 但也要注意,游戏虽然能为课堂带来生趣,但是任何一个未经设计的游戏,都会过长或过短,过繁或过短,影响课内其他教学环节的实施。所以,教师一定要精心设计好游戏的过程,做好游戏的设计工作,尽量让学生参与的面广一些,力争纯游戏过程控制在十分钟之内。 我的这堂游戏作文课《你演我猜》亦是如此,上课之前,我在选成语这一关下足了功夫——选出的成语要表演性强,要分析学情,控制成语表演的难易度;时间控制也很重要,我让两组学生比赛,每组猜四个成语,每个成语不能超20秒,如此下来,真正猜成语的时间在3分钟之内,加上游戏的规则宣布、即兴插入的话语、颁奖仪式……一共不会超过十分钟。所以说教师只有做到心中有丘壑,才能把作文课上得轻松而高效。 二、教学过程要”无为“ 老子主张”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治,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则民自朴“(五十七章)。换句话说,人只有”无为“于”治“,才能”无不为“地实现”成其治“的目的。在游戏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既要”无为“,又要”无不为“。所谓”无为“指教师要在一旁静静地观看表演,教师此时只是一个旁观者、参与者,可以沉默不语,可以欢呼鼓掌,心与学生连在一起。所谓的”有所为“指的是教师在游戏过程中或游戏之后,要有目的的抛出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去探索,为作文教学服务。 在教学《你演我猜》时,游戏告一段落后,我让学生回忆对表演哪一个成语最感兴趣,在学生说的过程中,我纠正说错的词语,补充说漏的环节,出示课件提出不同的说话方式……让学生说得流畅,说得到位;在游戏结束后,我并不急于说出写作方法,而是”无助“地抛出问题:”大家说说看,如果我们把这一精彩时刻写下来,哪些方面要提醒大家呢?“学生听后,纷纷当起了小老师,发表自己的高见。有的说要写一两个场面,有的说开头要精彩,有的说要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来写……我适时板书:”分段合理、重点突出、场面生动“。由此可见,教师在游戏过程中多多启发,让学生多多表现,是一种可行、高效的教学方法。 三、作文评改可开放 如果作文的批改、讲评均由教师一个人唱独角戏,则”苦师习智“、”劳师筋骨“,收效甚微。如何避免这种疲惫教学、低效教学的现状呢?我想,我们应当竖立一种意识——写作是学生的事,教师不可急于求成,包办代替。我们可以把修改的基本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批改习作。可以自批,同桌批,师生共同会诊,方法不拘一格。 在教授《你演我猜》之后,我教给了基本的修改方法,放手让学生去修改,惊喜地发现学生参与的热情十分高涨——哪里写得不详细,哪里忘记写了,哪里出现错别字、哪里重复啰嗦……学生都能一一找出来。是什么原因呢?原来在修改中,学生重新回到了游戏的世界,他们带着趣味、新奇与挑剔的眼光去阅读,这是以前从未经历过的,能不兴致盎然吗?尽管孩子们不能像教师一样精批细改,但是最终的收效却一点也不会亚于教师。 综上所述,把游戏请入课堂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但前题是教师在课前要精心设计好游戏,在课上应注重引导启发,在完成习作后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评改。 91 0W.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