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语文学科中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5-02-24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教育家斯宾塞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在“以学生为本”的语文新课程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要彻底放下自身的“一元化”权威,摈除“一言堂”的陈规,大胆地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热情鼓励学生在民主和谐、友好合作、主体参与的课堂“百草园”中“自行去探讨,自己去推论”,在主动获取真知的过程中生动活泼地展示个性、释放思想,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一、自读自悟求“发现”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在引导阅读时要尊重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体差异,给学生充分的自由,促使每一位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给预设适度的弹性,有弹性才有鲜活的个性,才有精彩的生成。

  如教学《九色鹿》时,教师给足充裕的读书时间,放手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研究九色鹿和调达不同的形象特征,突破学习重点。交流中,一个学生把话题“扯”到了很不起眼的乌鸦身上,他认为乌鸦同样值得尊敬。教师当即肯定了他的发现,并让他谈出自己的理由。学生兴奋地找到句子回答,在调达带领国王和军队来捉九色鹿时,是乌鸦喊醒了正在熟睡的九色鹿:“九色鹿,九色鹿,快醒一醒吧,国王的军队捉你来了!”教师鼓励大家各抒己见,学生顿时举手如林,有的认为乌鸦助人于危难可爱,调达忘恩负义可耻;有的认为乌鸦虽然外表不美但心灵很美,而调达却是个背信弃义的“伪君子”……乌鸦不是课文的主角,学生的提议看似打了一个“边球”,但一个对生命的成长具有重要价值的闪光点正在这时“擦”出了火花,教师敏锐地捕捉住这瞬间“蹦”出的教育契机,随机调整了预设的教学思路,使学生“歪打正着”,生成了独特而深刻的见解。这“擦边球”由于教师的呵护,非但没有影响正常的教学,反而加深了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感悟。

  二、质疑争鸣求“发现”

  巴甫洛夫认为:“怀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索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在课堂上,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励学生质疑问难,去发现有讨论价值的问题;对有争议的、关键性的问题,要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努力阐述自己的理由,提高思维能力。

  教学《跳水》一课,当读到船长逼儿子跳水时,有学生提出疑问:“跳水的方法一定能保证孩子脱险吗?孩子会不会被淹死?”“有没有比这更好的办法呢?”教师激活学生求异思维,并引导他们联系当时当地的情况对想出的许多办法进行优选,最后达成共识:船长的决定就是救孩子最佳的方法。教师又趁热打铁,引导学生针对焦点问题“船长的儿子为了一只帽子爬上危险的横木值不值得?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事态发展中的每一事物?”展开争论。处于“愤”、“悱”状态的学生再次合作探究,充分运用发散思维,结合生活实际展开多视角、多层面的论辩,谈出了自己对孩子、水手、船长不同的认识甚至对猴子的处理意见,读出了自己的情感体验,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但更加深透地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从中悟到了许多做人与做事的道理,提升了个性品质。

  三、比较整合求“发现”

  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在内容或结构上有着相互关联之处。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事物之间的联系进行辩异求同,比较整合,内化知识,学以致用。

  如教学浅显易懂的古诗三首《墨梅》、《竹石》、《石灰吟》,我打破导读常规,带领学生进行比较整合的探究学习:①这三首古诗为什么编在一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发现了相同之处:这三首古诗都是写物的,都以物喻人,借物抒情。②这三首古诗各有什么特色?学生继续探究后交流:写的物体不同,分别是墨梅、竹石、石灰;托物言志的侧重点不同:墨梅重坚贞纯洁的品格,竹石重坚韧不拔的精神,石灰重无私奉献、清白做人的情操。我还引导学生跳出教材,打开课外阅读的新视窗,上网查找古今名家赞美梅花或竹子等物体的名诗深入探究,感悟不同的诗人所写的同样之物、所抒的别样情怀,既培养了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还提高了综合分析的能力,实现了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知识迁移。

  四、实践体验求“发现”

  语文教学注重在实践体验中发展学生素养,提高语文能力。教师要想方设法创设良好的“生活化”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他们在主动的意义建构中最终形成能力。

  如,可根据教材的实际进行角色扮演:教学《游园不值》、《游子吟》等富于表演情景的课文可以编排小品,教学《奴隶英雄》、《将相和》等故事性很强的课文可以表演课本剧,教学《捞铁牛》等有实验性内容的课文则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模拟操作,在具体的体验中观察生活,思考分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我充分发挥开放式教学优势,引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学生结合自己的爱好,与自己喜欢的合作伙伴组成学习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学习,有的重点评读课文的精华句段后写读后感,有的编列应用题来证实目前人类无法移居的现状,有的创作漫画展示地球今昔不同环境,有的设计宣传画、撰写广告语呼吁人类拯救唯一家园……成果展示中课堂高潮迭起,学生灵气飞扬,一个个富有独到领悟的见解以不同的形式充分表达出来了。

  五、想象创新求“发现”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教师要充分珍视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如,《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一文结尾写道:“计算机会越来越‘神’”。到底怎样“神”呢?我组织开展“电脑新畅想”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在想象的过程中学会“发现”,学会“创造”:①想一想你使用电脑时有没有什么不便之处?你希望电脑具有哪些“特异功能”,给学习、生活带来更多便捷?②查一查有关资料,编一份《未来电脑》小报;③读一读《21世纪社会集锦》,写一篇想象作文《我心目中的电脑》;④画一画“新型的电脑”并展评“新产品”。学生们产生了许多奇思妙想,有的设计了像手机一样小巧玲珑的无线上网电脑;有的设计了像电视机一样有许多语音输入频道、可供人随意选台的遥控电脑;有的设计了学习不用进课堂的芯片式学生电脑,一个芯片存贮一门学科的知识,只要用电子笔轻轻一点,某册某课的内容就会在屏幕上出现,做的作业则存储进作业专用库里……学生想象力的激发,为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了良好基础。

  授人以“鱼”利有限,授人以“渔”益终身。课堂上少一些机械“灌输”,多一些引导“发现”,少一些“标准答案”,多一些“标新立异”,让学生敢想、敢说、爱想、爱说,让学生去读书、去思考、去动笔、去实践,让师生平等、民主、充满爱心地双向互动交流,“教学相长”,教学过程必将充满灵性的发现和自信的期待,最终达到师生共同生成、共同享受、共同发展的目的。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结合新教材训练初一学生的学习能力    下一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