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校科室范文 > 教导处范文

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与实施过程中的几点做法

所属栏目: 教导处范文  更新时间:2015-03-12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为我国中小学开展个性化教育、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有效的实施载体和操作平台,其课程本身具有鲜明的特点和卓越功能。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者,我们在实践和研究中应该不断改善和优化实施方法,强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效果。几年来,笔者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和研究,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教育效果。

  一、强化课题意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综合实践活动超越了传统单一学科的界限,而按照水平组织的原则,将人类社会的综合性知识、社会课题与学生问题、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跨学科性知识和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以主题活动的形式统整起来,通过学生主体的、创造性的问题解决学习活动,有机地将学问性知识与体验性知识、单一学科性知识与跨学科的综合性知识、校内与校外结合起来,以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采取问题解决性学习和体验性学习,是当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基本方式,因此,问题即课题,问题的发现、课题的确立、研究的过程、成果的呈现形成综合实践活动基本的程式。一个好的主课题及其下子课题网络的确立尤为关键。

  主题活动的课题网络主要包括一个主课题、若干个子课题(也可有若干个学生活动中生成的小课题)结合需要、自成网络。也就是预设课题和生成课题两部分。

  课题源于生活,随处可见;课题即是问题,贵在价值。一切有价值的、值得研究的问题都可以作为课题研究。课题产生途径主要有三条:教师提出、师生合作提出、学生提出,呈渐优趋势。来源其实无所谓,关键是学生极感兴趣、具备实施条件、可能取得成果。笔者认为以下几种方法比较切实可行、效果良好。

  (一)谈话法产生课题。了解是教育的前提。作为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应该在平时多与学生交谈,在长期的沟通中了解学生的兴趣重点,即在随机聊天或者有意聊天中发现课题,也可以有意创设情境、设置问题论坛等。

  如:结合学生颇感兴趣的一件事、一个人、一个物展开谈话,最好引发争论、产生问题矛盾,引发大部分学生产生兴趣和探究欲望,进而把问题转化为课题。

  例如,今年是伟大祖国60华诞,国庆盛典、特别是阅兵成为师生谈论较多的话题,师生在谈论中有意无意的会产生一些在数字、环节等方面的歧义,教师应该善于把握和利用这些歧义激发学生质疑,作为问题进行深入、广泛的探究,使之成为课题。例如:国庆阅兵揭秘、国庆盛典知多少等等。通过学生把感兴趣的问题转化为课题,强化学生的课题意识,培养学生敏锐发现、科学思考的能力。

  (二)情境法产生课题。学生很多时候需要我们的激发和引导。 结合教师认为应该、值得开展的主题需要,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欲望,从而产生课题。例如:通过讲解相关类似案例、播放展示相关的视频、图片等资料,使学生产生体验和尝试的愿望,进而引导确立课题。例如,时值金秋时节,组织学生观看秋天风光片、倾听美妙的《秋日私语》,展现大量的关于秋天的图片、诗句等,如火的红叶、如诗的文字、如梦的美景等元素构成让人神往的情景,学生在心灵深处产生对自然和美景的向往,课题的产生自然顺势而成了。

  (三)借用法产生课题。即借用别人做过的案例课题网络,通过借鉴别人的已有经验,或全盘照用或稍加修改。

  (四)质疑法产生课题。巧妙运用学生学习中发现的问题,激发质疑情绪和探究心理,引导其作为课题进行深入广泛的研究。如:教学中,学生对学习中的某个问题很感兴趣,一时间难有答案,可以作为综合实践主题发起全班、小组或个别同学来研究。例如,一个同学在生物课上,对老师所说“玉米种子没有脐不能发芽”产生质疑,老师帮助他研究试验,结果证明没有脐的玉米种子也可以发芽!获得了国家大奖。例如这样的问题在我们的教学中也时有发现,但是却常常被我们所忽视和放弃,因此,作为综合实践活动指导老师应该具备敏锐的眼光,关注学生的兴趣指向,善待学生的质疑,以利于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的产生。

  主题确立后,要组织学生对主课题、子课题进行认真的研究,特别是实施领域、方式、内容、成果等方面都应该进行预设。为活动方案的设计奠定基础。

  二、强化方案设计,培养学生的实施能力。

  活动方案设计对于活动的顺利开展并取得预期成果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用集体智慧设计活动方案

  设计主课题活动方案不是指导教师一个人的事情,应该是指导教师集体、学生集体智慧的结晶。只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集体方式,才能设计出“适合”的方案,而适合的才能是最好的。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指导教师包办代替现象严重,自己设计活动方案,彻底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完全违背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根本主旨,让活动效果显得苍白无力。这样的做法不可取、应力戒。

  (二)根据实际情况修改活动方案

  一般可分为活动前修改、活动中修改和活动后修改三种。

  活动方案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机应变的。

  活动前修改:对活动方案进行审查、评议、论证。有必要的话进行必要环节的实施演练。(如:采访、设备使用等)对不妥之处及时进行修改和完善,可以采用备用方案、细化重点等保障方案顺利实施。

  活动中修改:实施过程情况多变,要结合实际情况及时调控、修正方案。

  活动后修改:对实施过程进行反思总结,重新返顾方案,进行修改,总结经验教训。

  (三)活动方案设计中重点落实各要素

  方案中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尽量严谨、周密,要落实每一个细节。例如:采访,要落实联系人、问话人、记录人、录像人;要落实钢笔、笔记本、录音机、录像机等,必要的话还要考虑逆光、噪音等。细节决定成败,成功基于细节。

  三、强化实施管理,发展学生的合作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的管理尤为重要,应该在实施中加强管理,力求安全、高效。

  (一)以小组为单位管理好学生

  外出活动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平时要强化小组长训练和培训,协助指导教师管理学生、开展活动。

  (二)抓住生成性问题并进行研究

  问题的预设与生成是学生活动的方向。特别是生成性问题尤为可贵。因为生成性问题是学生自主发现和充满探究欲望的,因此也更加具有研究的空间和成果的预期。

  (三)不能忽视学生的品德问题

  优良的品德不仅是顺利开展活动的保证、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的一部分。但是,经常因为我们关注学生的活动而忽视。所以,我们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一定要在活动中强化学生言行的监控和管理,坚持经常性的品德教育,保证活动顺畅进行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具备优势课程价值的新课程,我们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优化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策略,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和谐发展、健康发展。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以学为主、当堂达标”课堂教学研究汇报交流材料    下一篇:新型模式构建高效课堂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