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美术论文

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所属栏目: 美术论文  更新时间:2015-05-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知识经济时代,美术是最适合发挥人的创造才能的学科,它在整体教育中是比较独特的。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地培养学生创造力呢?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发展创造性思维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核心小学美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就是对已知事物或未知事物进行前所未有的思考,这是指对人们熟悉或已认识到的问题,从新的角度、新的途径重新进行思考,提出新颖、独特的见解;而对未知的事物进行前所未有的思考是探索性的,创造性的。创造性思维具有流畅性、灵活性、新颖性、独特性等特点。它是整个创造活动的智能结构的关键,是创造能力的核心。

  (一)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感知觉是思维的必然前提。形象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在学校体系中,大多数课程都是建立在抽象符号的基础上,而美术课程则更多地让学生接触实际事物和具体环境,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从而为思维提供丰富的营养。为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注意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新颖性、独特性、多向性,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例如,在教学《小扇子》时,先为学生准备了几种材料和不同样式的小扇子,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初步感知,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研究思考:看到这些不同款式、材料的小扇子,你还能想出用哪些材料来制作新颖、美观、实用的小扇子?教师这样精心地为学生铺设求异思维的路径,引导学生多角度灵活地观察、分析问题,提高他们创造性思维的质量,锻炼他们思维的独创性。

  创造性思维不是一种单一的思维形式,而是多种思维形式的协调活动。如教学《滚动乐园》一课时,先让学生搜集很多会滚动的物体,观察、触摸,初步感知物体的质感、形状,再进行滚动游戏比赛,使学生充分体验到滚动的乐趣,使学生的多种感官逐渐敏锐起来,再引导想象创作圆形物体滚动情景的画面,通过此活动发展了学生的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在眼、脑、手并用中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运用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是根据已有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展开性思维方式。这是一种寻求多途径、多模式解决问题的方式,因此体现出高度的创造性思维特征。在创造性教学过程中,借助发散思维,可以引导学生广泛的联想,思路流畅开阔,从而获得许多新颖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它表现出流畅、变通、独特三大特征。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教学过程中应特别注重培养和训练的方面。再例如,教学《小扇子》一课,学生想出用许多的材料来制作,有用彩色纸的、有用硬纸板的、有用布的,用包装袋、高粱秆、羽毛……材料真是多种多样,制作时不光考虑扇子的新颖、美观,还要考虑实用性。教学中引导学生自己分析扇子的结构特点,探索新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丰富想象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支柱想象是指人的大脑对曾经知觉过的各种事物形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未曾知觉过的甚至是并不存在的事物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在认识活动中具有重要意义。思维活动中如果没有想象参加,科学发明、艺术创造就难以进行。想象是创造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是发展人的创造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创造力的重要支柱。

  创造性想象是指在想象中形成创造的新形象,是整个创造性思维活动的重要内容。而美术教材的直观性、形象性更适于儿童发挥想象。教师可根据教材的图片素材,设置疑点,鼓励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训练思维。例如《漂亮的瓶子》一课;书中的图片,色彩鲜艳、图案精美,排放美观别致,引导学生欣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作兴趣,发挥他们的想象潜能,在无拘无束的想象中产生大量新奇大胆的创造成果。

  想象是创造的翅膀。它可以帮助学生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教材。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利用一切可供想象的条件,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拓展其思维空间,实现认识能力的飞跃和突破。

  (一)通过指导观察,培养想象能力培养观察能力是发展想象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在指导学生观察图画和事物的过程中,不仅要教给观察方法,还要启发学生根据观察对象的特点,展开创造性想象,具体合理地想象出与观察对象有关的形象内容。如《漂亮的瓶子》一课,教学时先引导学生观察古今中外瓶子的外形,自己总结出瓶子的结构特点,再观察瓶子的装饰美化方法,进而想象设计出更加新奇的瓶子来。

  教师应充分利用美术学科的优势,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准确观察和敏锐观察,提高创造想象能力。培养学生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水平。

  (二)通过造型表现,培养想象能力造型表现是美术学习的基础,其活动方式更强调自由表现,大胆创设,外化自己的情感和认识。教学中可以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体验,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可以恰当地运用电脑、投影、录像等媒体,展示多种造型表现方法及其艺术形象,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充分利用教材中创造性的内容,展开想象,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不受约束,随意性的思考习惯,还可以从中获得自信心的满足。教师要有意识地启发学生,依据基本造型展开合理丰富的想象,使形象具体、清楚、直观、明朗,使学生的想象力不断发展。

  (三)通过设计应用,培养想象能力设计应用的目标之一是运用设计和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进行有目的的创意、设计和制作活动,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如教学设计应用课《泥条盘筑》时,首先让学生欣赏感受到泥条盘筑造型的美,进而再让学生分组探究器皿的造型以及泥条盘筑的方法。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大胆的设计想象,制作出了许多造型新颖、实用的生活器皿,盘筑的方法也有所创新,如层叠法和捆扎法相结合利于物品的美观实用。

  学习设计应用课时,教师要注意做好以下三点,一是注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设计想象的欲望;二是指导学生创造性地设计;三是指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制作,特别是在材料运用上和技法上要敢于创新,突破常规。

  三、勇于实践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保证创造能力是和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相伴、相辅、相长的。当学生想到的事物要准备付诸行动和实施时,会有一种动力、一种激情。而当他想出来的事物能做到、能实现时,就会进一步激发其创造的潜能,使之源源不断地进行创造。反之,如果想出来的事情没有实践的机会,或者没有实践的能力,那么,时间长了其创造兴趣就会慢慢地淡化或泯灭。因此,勇于实践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保证。美术课要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

  (一)给学生充分实践的时间和空间只要学生自己能看懂的,要指导学生自己看;只要学生自己能够实践的,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做;只要学生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要启发学生自己去解决。

  再如教学《小扇子》一课时,教师创设出扇子展销会的情境,学生在此情境中观察、发现、比较、探究扇子的不同材料特点及其做法,然后再给学生充分制作实践的时间,这样学生就能够将想法变成成果展现出来,如果在制作过程中遇到一些小的问题也就会主动想办法解决,从而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意志情感是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动因;坚强的意志和毅力,是坚忍不拔地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基础。

  如教学《泥条造型》一课时,首先通过欣赏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古代陶艺的发展史,知道劳动人民是如何创造泥条盘筑的生活用品的,在欣赏中使学生体会到劳动人民的聪明与伟大;即使在自己的盘筑过程中出现了泥条破损、坍塌的现象,学生也就不会灰心,相反的会更加耐心、细致地盘筑,最后创作出了许多造型新颖、美观的生活用品来美化生活。

  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科的优势,注重学生的情感和意志的培养,为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提供动力因素。此外,教师还要重视创造性的作业练习和制作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创造能力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培养的研究》课题总结    下一篇: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