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数学论文

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所属栏目: 数学论文  更新时间:2015-05-19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新课标新理念的精神已经贯彻学习好多年了,也深入到了各个学校的各科课堂,得到了每个老师的公认,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在现有的教学工作中,课堂教学表面上好象是很符合当前课改的要求,但实质上却远离了新课标的精神,不符合教育教学规律。

  一、教师的教学观念:对课堂教学的起点,认识不够高

  从我们的课堂不难看出,数学教学仅停留在知识传授的层面,或技能训练上,难道我们的数学课堂就是培养会算几道题的机器?创设不出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不能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等,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我们课堂教学理念起点得不够高。课程标准的学习与理解还停留在文本上、口头上,课堂从形式上体现了新理念,但是质量不高,应该有个“质”的飞跃。课程标准提出“让每位学生享受优质的数学教育”,教育以育人为本。优质的数学教育就是在现有的条件下,最大化提供给学生富有魅力的数学、学生喜欢的数学、数学与教育有机整合的丰富的课堂资源。我们应当站在教育的高度审视数学学科,审视我们的数学课堂,只有这样的高屋建瓴,作为数学教师你才会站得高看得远。懂得如何关爱学生,如何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如何去构建和谐、民主、富有魅力的数学课堂。

  二、教师的教学行为:

  1、只关注预设,不注重生成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只注重自己的教学环节进展情况,对于学生的回答及出现的错误不管不顾,尤其是学生提出一些独到的见解,教师不予理睬或视为错误,更有甚者对学生批评指责。这是典型的完成任务式教学,走过场。这样的课,让人听完总觉得有些缺憾——课堂生成不够。

  建议:课堂回归理性,课堂需要打假。真实的课堂不是靠预设可以完成的。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学生也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和生成者。学生的错误或个性见解是重要的动态生成资源。善于利用动态资源转化为有利的教学资源,往往是一节课映射出鲜活色彩之处——亮点。这才是真实的课堂。

  2、只注重教学手段和形式,不注重过程和方法

  数学课程标准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提倡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合作学习会增加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能强化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成就、发展人际交往能力等,但有的教师为了突显合作学习在数学课堂中的作用,往往会片面追求课堂小组合作讨论这一形式,误以为“合作学习”就是“分组讨论”,只要有疑问,无论问题难易,甚至一些毫无讨论价值的问题都要在小组里通过讨论来完成。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过程。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更多地表现为学生设计探索交流的情境,提供共同活动的空间。但不决是几张课桌摆在一起就是小组合作,大家七嘴八舌说说就是讨论,几张小嘴嚷嚷就是交流。教师组织的数学活动,一定要有明确的目的,不能为追求活动而活动。活动中个体的独立思考尤为关键,没有个性的思考也就没有集体智慧的产生,同时还要注意活动中每个人分工的不同。在活动时必须带有问题,质疑启智,让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开发,真正让学生思维得到碰撞,情感得到交流。

  现代化的教育手段的运用,对当下的新课堂创设起着不容置疑的作用。这是不可否认的,在现在的教学现实中,是否应用多媒体也成为评价一节课优劣的一个的重要标准。生动的画面,优美的声音,精确的设计,确实能给一节好课锦上添花。但有的老师又开始迷信课件了,觉得课件是万能的,以为没有课件的课就不是好课。因此,课件就取代了课本、板书,取代了课本、教材、作业。学生都跟着课件走,课件帮着学生学,教师就变成了操作课件的机器。学生只要仔细观察课件,知识形成的过程清清楚楚,根本就不去动脑筋,还谈什么去探究,更谈何促进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这样的课件未必是好事,这样的课未必是好课,我们要切记,多媒体教学永远只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它不能取代教师的教学,我们应该相信,对于某些教学内容来说,没有多媒体我们也可以上好数学课。

  3、只注重情景创设,不注重内容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情境,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出发,引导学生去研究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让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数学知识,这一共识也深入每一位教师心中。但是,过多的情境、虚假的情境,一些毫无意义的情境在我产的课堂里屡见不鲜,似乎没有情境创设就不是一节成功的课,把情境创设看成数学教学中引入课程内容的唯一合理方法。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

  是不是所有的课都必须要创设情境呢?是不是所有情境创设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呢?情境设置的一个重要标准是:不仅仅起到“敲门砖”的作用,还应当在课程的进一步开展中自始至终发挥一定的导向作用。由此可见,情境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基础;情境应是知识生成的环境;情境要能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望;情境要适合学生的探究能力;情境要能促进知识的生成。适度、高效的情境才是我们应追求的情境。不能达到上述要求的情景创设宁缺勿滥。

  4、应重视课本的内容和板书

  在有些教师的心中,好象什么课都要出新一样,不创新就不是好课。在一些观摩课上,也常常发现教师和学生几乎没有用课本,一节课下来课本根本没翻一下。就连课本上的例题、习题也无一例外被换掉。教师根据自己对课程的理解,结合本地学生的实际情况,大胆整合、灵活运用这未尝不可,但绝不能完全抛弃教材。教材,是学生学习的材料,在教材里凝聚着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相对来说,离开了教材的教学更不易把握教学的尺度。

  同样在一些公开课或观摩课中,几乎黑板上一个字都不写,更不要说有学生板演了。甚至一节课下来连课题都没有,不知道这节课学了什么。造成这样现象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课件的使用,更重要的是板书的功能已被一些教师忽视。板书就是要把本节课主要的教学内容或重要的知识点写在黑板上,使有声的口头语言以浓缩的方式书面化、直观化,具有提挈要点、强化记忆的功能。有助于学生在理解知识的过程中随时解读。条理清晰、系统性强的板书,有助于帮学生建构知识网络,进行知识内化。有助于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老师一手漂亮的粉笔字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种享受。

  由此可见,板书应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含的教育功能不可忽视,是任何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

  三、教师的教学思想:缺少数学思想方法的支撑

  我们的课就内容教学,教师很少考虑数学思想方法,缺少数学思想方法的支撑,如果确实熟悉了数学思想和方法,对于教师设计教学很有帮助。一位名人曾说过:“数学思想方法大众化,并使其在数学课程设计中充分体现,将是设计21世纪数学课程的突破口”。可见数学思想和方法是数学的灵魂,是创造能力的源泉;良好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可使学生终生受益。难怪说,数学教学其实就是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四、教师的教学评价:流于形式、失真

  新课标倡导多元评价、多样评价,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习过程;要关注数学学习水平,更要关注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但很多教师只是浅显地理解成教学评价就是赏识与表扬,误认为“评价学生”就是“夸奖肯定”。一些虚情假意的评价应然而生。

  赏识语言的空泛。不管问题是难是易,也不管学生的回答是否有思维深度,老师一律表扬道:“你真聪明,给他掌声。”“棒棒棒,你真棒”于是教室里响起一阵热烈掌声。此后掌声不断,表扬声此起彼伏。

  诚然,在过去的教学中指责太多,批评太多,是会打击和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学生的确需要呵护自尊、关爱赏识。但这种平泛的语言,廉价过多的表扬能给学生带去什么。只能是失去表扬与激励应有价值,让学生渐渐迷失自我,最终导致心理偏激,膨胀个人好恶情绪,滋长惟我独尊思想,形成表扬依赖综合症。

  毋庸置疑,赏识教育是正确的,它符合教育学的规律。但也有人认为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鼓励与赞美是课程倡导的,但要适度。教师不再是权威的,但还是公正的。教师完全有理由也应该对学生说“不”。有的学生回答完全错误,老师也不敢指出,还要说很好,这不是误导吗。教学评价不仅仅是教师的事,学生与学生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也应该适当的评价,让评价的方式更加灵活、多样。让学生在赞赏和帮助的话语中健康成长。

  总之,在新理念新思路的教学环境下,每位教师不能抛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应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基础因材施教,不要盲目的追求新的东西,舍弃切实可行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的教育形式的发展,才能有效的提高教育质量。重要的是:我们在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探求的同时,应时常多一份理性的思考。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综合组教研计划    下一篇:关于计算教学中算法多样化和算法优化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