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校科室范文 > 校长办公室范文

完善校本课程体系 实现学校特色发展

所属栏目: 校长办公室范文  更新时间:2015-05-29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一、背景与意义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纲要》明确指出: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所谓学校课程即校本课程,也就是学校在落实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为发展学生个性和体现学校办学特色,在对本校学生发展需要进行科学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本地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自主规划、设计、实施和评价的课程。这对于增强学校课程体系的自主性、均衡性和实效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谐发展,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打造学校办学特色,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为此,我校站立于创建学校特色的高端,着眼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关注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结合学校实际开展地方课程教学并进行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逐步实现了学校课程体系完善和特色发展。

  二、研究与实践过程( 一)、挖掘资源   立足发展   完善学校课程体系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指导思想是:“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实现教育、促进发展的教育工具是课程,课程的载体则是教材。所以,课程体系在根本上影响、制约甚至决定着学生和学校发展。地方课程,尤其是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的补充,其提出正是基于长期以来教育存在的过度失衡、忽视差异等弊端,从根本上说,校本课程的萌生源于基础教育中突出存在的诸多问题,其伟大使命也注定是解决这些问题。我校作为一所具有30多年历史的学校,在办学中同样面临一些长期难以解决的困惑,主要有三点:一是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差,多年分析的结论是语文课程中语言积累份额明显不足,教材内容局限造成学生口语能力和写作水平较为低下;二是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偏差,个性发展制约严重,不利于学生身心协调发展;三是学生非智力因素发展相对滞后,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造成巨大影响。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成立了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小组”、“工作小组”等组织机构,确定了由教师、家长、学生代表等构成的多元开发主体,开始了校本教材的创编历程。

  我校以强化学生语言积累和提高实践操作能力为突破口,在落实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教学的基础上,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就强调的“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等相关要求,把目光投向学生极感兴趣、教育意义深远、教育资源浩瀚的文学经典,我们认为:文学经典闪烁着人性的华彩、跳动着文化的脉搏,同时也是学习语言、训练语感的最佳范本。力图通过对语言文化内涵资源的挖掘和传承,实现对学生生存和发展的有力助推,我们设计、开发了第一套校本教材——“语言积淀” 系列。通过教师、学生及家长一起收集、整理材料,几经精选与重建,汇编了语言积淀系列一套五本校本教材,包括:《诗词集锦三百首》(分上、中、下三册)、《实用对联2000幅》、《成语1000条》、《精品寓言100则》、《精选格言1000则》。

  在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方面,我们发现学生对国家美术课程中剪纸这一教学内容比较感兴趣,我们认为:学习剪纸不仅能够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学习一项专业技能,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良好品性以及同学之间的合作精神,更可以张扬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特长,而且学习成本低廉,符合我校学生家庭实际,学习成果也比较容易体现,所以,设计、开发了《民间剪纸》系列校本教材。包括蝴蝶系列、海洋系列、瓜果蔬菜系列、植物系列、动物系列、人物系列、吉祥文字与图文系列。

  地方课程方面,我校按照上级要求,稳步实施《成功训练》课程,侧重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能力训练。

  通过这些努力,我校完成了课程体系的完善和重构,形成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头并举但分清主次、内容全面但各有侧重、互为补充但相得益彰的课程体系。为深入开展和推进素质教育奠定基石。

  (二)、稳步实施   注重实效  全面实施校本课程我校在设计、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时特别关注学生的身心差异,按照学生的年龄和身心特点安排和实施校本课程内容。主要体现在“三化”。

  1、在内容编制方面体现了序列化“语言积淀”系列校本教材关注于小学六年的学习生活,按照年级序列由易到难逐级安排学习内容,体现了课程学习内容的灵活性和自主性。各个班级和学年可以在学校统一安排的基础上进行自选学习;“民间剪纸”系列校本教材更加关注了学生的身心发展差异,按年级、分门类进行学习:一年级蝴蝶系列、海洋系列、二年级瓜果蔬菜系列、三年级植物系列、四年级动物系列、五年级人物系列、六年级吉祥文字与图文系列。这样,不仅实现了校本课程自成体系,也让学生在校本课程的学习进程中都能够获得成功的乐趣,更为课程自身的实施、评价与完善奠定基础。

  2、在课程实施方面体现了多元化校本课程要采取多种渠道才能保证其功能性、实效性。我校主要疏通和保证了三条实施渠道。

  (1)、课堂教学我校在校本课程任课教师配备方面利用现有课程,充分发挥教师特长:语文任课教师承担“语言积淀”系列课程教学任务,遴选具备剪纸特长的教师担任“民间剪纸”系列课程的教学任务。在课时安排上,按上级要求,每周安排一节校本课,在保证课时的同时,对任课老师进行培养、跟踪和指导,并引导自修、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从理念转变、行为研究、过程反思等各方面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特别是教师的剪纸,开课时只有美术老师有基础,其它教师从未接触过剪纸,我们安排美术教师进行培训,学习剪纸的知识、技法,开始时候从剪刻简单的动物、花草练起,逐渐加大难度,在初步掌握了一定的剪纸技法的基础上,学习脸谱、人物、图案等复杂作品的创作,同时假期中要求教师自学自练,目前,教师能在1.4平方分米的彩纸上刻出100个“福”字,校本课教学能力显著提高,在这个基础上,教师的教育观念,特别是课程观念,教学能力,特别是驾驭教材、实施教学的能力显著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较以往突飞猛进,促进了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语言积淀系列校本教材课堂教学还采用定时、定量的方式实施。除校本课外,还利用每天的晨读时间进行,每周积累三条成语、三条名言警句、一幅对联,还组织学生收集精彩片断等,师生的积极性很高,结合学习实际情况,归纳、总结、创造出一系列的校本课教学和学习方法:

  ①成语接龙:即借鉴古诗中顶真的方法,前一成语的尾字与下一成语的首字字同或音同,如此连接成龙,长度不限,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此种方法对成语的记忆效果甚佳。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实践,接龙的方法也逐渐丰富起来,衍生出了“排序成语接龙”(即按照数字、季节等顺序接龙成语)、“12生肖成语接龙”等诸多方法。

  ②古诗唱诵:即效仿古人和(he)曲吟诗之法,深刻理解古诗之意境,切身感悟诗人之情感,把古诗谱曲或配曲,让古诗回归原始,创造意境,学生兴趣浓厚,由此衍生出了“古诗配画”、“画配古诗”、“古诗改版”等诸多方法。

  ③季节诵诗:即挖掘古诗中涉及四季的诗歌,逐季诵读。

  ④成语作文:即在作文中加强成语的运用,强化成语的理解和感悟,采用成语编故事、歇后语编故事,展现了作文的文采,提高了学生作文的水平。

  ⑤演绎古诗:授课中,根据古诗的意境,师生进行表演,把学生带入情境之中,内化了诗词,提升了情感。

  “民间剪纸”教学注重学习过程指导与作品收集相结合。要求每个班级每学期形成一本师生作品集,大家在看资料的时候可以看到,在这里不多说了。剪纸佳作的珍藏成为对学生学习剪纸积累的财富,无数艰辛和喜悦饱含其中。

  这些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运用,有效提高了校本课教学的效益,激发了师生的学习热情,保证了教学质量。

  (2)、活动促进在校本课程实施的进程中,我校积极为学生创造展示学习收获、展示个性自我、共享快乐时光的机会,先后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校本课程展示活动。

  ①诵读竞赛活动:班级随机、少先队、教导处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古诗词吟诵比赛,通过竞赛评比激发师生的积极性、检测教学成果。

  ②阶段验收活动:为了更加准确的了解和掌握校本课教学情况和学生学习的进展情况,学校定期组织阶段验收活动,由领导深入各个班级,对教学情况进行全面验收,并建立奖励机制,把教师的校本课验收情况记入个人成长记录袋,与教师的考核挂钩考评,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校现形成了师生剪纸作品百米长卷,8个系列320幅作品。500余本剪纸作品集,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赞誉。

  ③校本展演活动:我们定期以汇报演出的形式,展示经典诵读的成果,师生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精心编排各种表演汇报方式,以精彩纷呈的节目展示学习成果,共享成功的快乐。

  与此同时,我们在1-2年级开展了童谣诵、笠翁对韵活动,积累的同时从小培养学生的语感,也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家校携手校本课程的实施同样需要学校教育网络合力的支持。在实施校本课程过程中,我校充分发挥家庭的教育作用,多次在家长会上进行校本课成果展示,使广大学生家长高度认可、鼎力支持。与此同时,在家庭中也能积极配合学生学习,并与学生一起学习,形成了家校合一的学习空间,有效推进了校本课程实施。

  通过三条实施渠道的疏导和有效利用,我校的校本课程实施蓬勃开展起来,课堂上书声琅琅,墙壁上作品说话,口中诗词不绝、笔下妙语生花,口语能力和写作水平大幅提升。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教学风景。

  三、成果的主要内容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过程是一个实践与反思的循环过程。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取得了一些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综合素质及综合能力显著增强长期、循序、大量的语言积淀和剪纸学习让学生身心收获巨大,注定成为他们受用终身的宝贵财富。

  到目前为止,全校学生古诗背的最多的达230多首,成语700多条,格言200多条,对联200多幅,如此巨大的语言学习过程中,学生经受着语言文化的熏陶、沐浴着浓郁芬芳的书香、品味着丰富深奥的韵味,享受着风格迥异的感受,在知识、情感、个性价值观等诸多方面悄然发生着良性蜕变,他们的成长不光是一个个不断增长的数字、一幅幅日渐精美的作品……还有那一个个成长的光辉足迹。据不完全统计,仅近两年来,学生累计在国家、省、州、市各级文学类、艺术类比赛中获奖就300多人次。

  (二)教师科研意识和专业水平显著提高教师通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收获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教育观念的转变。转变了“国家教材决定一切”的课程观,从被动的拘泥、从属于教材,转变为为了学生的发展主动去开发、寻找课程资源,在这个过程中感受课程的作用;二是教育行为的转变。为了适应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努力去参与课题研究、探索教育规律、反思完善教学行为,促进自身专业素质和教育技能的提升。三是专业水平的提升。通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激发和鼓舞教师强化学习、不断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完善和提升自己,以适应校本课程教育教学要求,特别是专业指导能力不断提升,仅近两年,教师就累计110余人次在各级比赛中获奖。

  四、实践成效一是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实施校本课以来,我校语文统考和抽考成绩不断攀升。去年达到历年最好成绩,据卷面分析,我校学生在阅读积累方面失分较少,作文分数较高,这和语言积淀是分不开的,通过剪纸学习,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道德品质也有较大提升。

  二是学校特色的显现。学校依托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逐步形成了语言积淀和民族剪纸特色,并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在班级墙报、走廊文化、环境建设等方面大量融入古诗词、对联、剪纸等元素,成为我校颇具特色的环境亮点,多次得到州市领导的肯定和好评。“酒香不怕巷子深”,我校的校本课程引起了州教育学院领导、珲春市教育局、进修学校的密切关注和大力指导,我校也在校本课程的实施方面大胆创新,使之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2005年6月10日,延边州教育学院在我校召开了“全州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整合’的研究阶段成果汇报会”、2007年11月9日,珲春市教育局、进修学校在我校召开了“珲春市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讨会”、2008年9月26日,延边州教育学院在我校召开了“延边州教育学会校本课程、地方课程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年会”,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经验在州市进行了交流。随着经济状况的好转,我校的校本教材也由手工制作改为正版印刷,实现了校本课本的规范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有力推动了学校的发展。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学校法制宣传月工作总结    下一篇:扎实推进有效教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