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计划总结 > 语文计划总结

《湖心亭看雪》听课心得

所属栏目: 语文计划总结  更新时间:2015-06-12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张岱的《湖心亭看雪》,我自己讲过,也听过别的老师上过公开课,总是不咸不淡的,无论是自己对本文的理解还是别人的讲解,都不那么透彻,因而并未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但听了长春师大附中刘延君老师讲的这一课,感觉却完全不同了。如果选一个词来形容的话,就是豁然开朗。

  这一课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有两点:其一是导入的巧妙。上课伊始,她在黑板上写下“小品”两字,问:同学们,看到这两个字你们能够联想到什么?学生们七嘴八舌的回答,幽默、笑声、赵本山、小沈阳等等。他们面临陌生的授课老师的紧张感一下就不见了。此时张老师话锋一转说:“今天我们不看赵本山的小品,而来学习山水小品。”由此引入对山水小品背景的介绍。多么巧妙的导入,短时间内就创设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拉近了师生的距离,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学生们自然会产生今天的山水小品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渴望了解的心理。带着这样的情绪,即使是平时不喜欢的文言文,他们也会满心欢喜的学习的。

  其二是设计的精巧。面对初一的学生,要在一课时内完成初二上册的课程,刘老师该怎样设计呢?且看她的教学程序:咬文嚼字说“痴”人——咬文嚼字论“痴”行——咬文嚼字赏“痴”景——咬文嚼字谈“痴”心,思路清晰流畅。由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童子的心目中,张岱可以用一个“痴”字来形容,因为他有着不同常人的举动,因此能看到不同寻常的风景,这正是缘于他有一颗对失去的故园的“痴心”。由此,他对故国的思念,对往事的哀伤这一主旨凸显出来了,学生的理解也水到渠成。更重要的是张老师在引领学生理解内容时,一直紧扣文本,“咬文嚼字”突出了“品”的意味,也体现了语文课的特征。

  总之,我对《湖心亭看雪》的深刻理解是缘于听了张老师的课,这与她精巧的课堂设计是分不开的,而课堂设计最能表现一个人对文本的深入理解,也是一个人理解思维能力的体现,更能表现一个人语文素养。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随笔    下一篇:《秦兵马俑》教学随笔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