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浅谈小学阅读教学的点滴看法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5-07-27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常常会遇到“耗时多,收效低”的问题,学生因为不爱读书和阅读方法不当,对语文学习和阅读失去兴趣。结合自己阅读教学中的失败和获取的经验进行反思总结,浅谈自己的对阅读教学的粗浅看法。

  首先,要认识阅读与阅读教学。

  在语言表述时,大家常常混淆这两个概念,他们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阅读是一种思维活动,是大脑对视觉摄入的语言符号进行感知、理解、活的意义,同时结合情感和内部语言实践活动的复杂过程。阅读教学是以阅读活动为主要途径和手段,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和认识水平的教学活动。

  在我看来,两者都需要借助语言文字来获取信息,都离不开语言符号,但是阅读可以为阅读教学服务。低年级在入学前,如果有了一定课外书的阅读经验,在语文阅读上就会能依靠从课文中获取的信息进行思考,独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比如在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时,老师问,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冬眠?学生因为不知道都不举手,这时有个学生回答说:“我知道蛇和熊也冬眠。”。我问他,你怎么知道的?他回答说是从课外书上看到的。这就是学生在阅读中所获取的阅读经验。阅读教学有助于学生的大量阅读,积累语言。阅读和阅读教学最终归一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学习水平,把二者有效结合,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对与语文阅读的兴趣。

  其次,指导阅读方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1、培养学生的阅读评价能力‘

  在低年级的时候,学生的评价大多是“你朗读的有感情。”“你读错字了。”“你读的不流利。”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逐步引导学生阅读方法,积累了大量的阅读方法后,到了高年级,学生会结合整篇课文的感情基调进行评价,会具体评价某个词、某个句子的郎读语气和朗读技巧。

  2、培养学生理解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是学生结合个体生活经验、知识基础对同一内容不同见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个体都有自己的独特的解读,老师不能予以否认,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在《春雨的色彩》教学中,有个学生说:”春雨是黑色的。“我不解,想要否定,可是学生的一句”春雨可以让土壤变黑,土更有劲。“啊,我了解学生的意思了,这就是学生对课文的独特的阅读感知和阅读理解。

  3、培养学生”悟“的能力。

  学生的”悟‘性需要后天的培养,大多数学生缺少独立思考的能力。古人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回答不出阅读题目,就是缺少质疑能力。问题,是有意义阅读的起点。在课堂阅读教学中,针对一个问题,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激励求异思维,学生才能产生求异的思维火花,并逐步转化形成个性,内化为阅读能力。

  4、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我觉得这一能力尤为重要。有时候学生因为没有读通课文,连课文中人物是谁都理不清,老师的阅读教学就无法进行。最初让学生学会弄清人物、事件等因素。到了中高年级,则要筛选信息,学会快速浏览寻找信息点,比如找出课文的中心句,标题,关键段落等文字信息,进行做笔记或坐标记。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就课文信息,扩大范围进一步搜集信息,丰富阅读的宽度。比如说《新型玻璃》《兰兰过桥》中,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搜集到更多的材料,扩大了阅读量。

  5、变阅读习惯为阅读能力。

  习惯可以转化为一种能力,习惯成自然。平时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让学生在书上做标记,做笔记,在课文中画不认识的生字、不理解的词语,画好句,使学生逐步掌握预习和读书的好习惯;在阅读时,教育学生读书要持之以恒。比如在读《小布头奇遇记》这本书时,开始学生并不认真,一个故事读完只有两、三个学生对老师的问题做出反应,老师上课情绪非常低落,分析原因,学生没有充分的阅读感知。于是,我把问题发在校讯通里,把每个故事中的两、三个问题抛给学生回家解决,第二天集体交流,再进行反馈总结给家长,这样进行了半个月左右。学生在阅读上活跃起来。假期学生家长反映学生读书效果好。在班级设立读书角,给孩子读书的小天地,建里读书记录簿,看看谁读书多;此外,让学生学会查字典,用电脑去读书解决问题。通过读书习惯的培养逐步转化成为学生的独立阅读的能力。

  文以载道,道寓于文,文道统一,是阅读教学的精华,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学会阅读,在阅读实践丰富阅读教学。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年级字词教学的小窍门    下一篇:现代信息技术让作文课堂动起来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