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物理论文

谈物理实验优质课的教学设计

所属栏目: 物理论文  更新时间:2015-10-14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随着教育教学的改革和推进,教育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新教材不仅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深层理解能力,而且对教师的教育水平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在这种教育环境下,尤其需要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研讨,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而优质课评选就是加强教师之间相互交流的最好途径,本着共同交流的精神,本人就新人教版第十章第一节《浮力》这个案例,谈谈怎样设计一节成功的物理实验优质课。

  一、教学设计要统筹好课标、学情和教师这三个要素。

  1、牢牢抓住课标要求不放松,以研究课标作为教学设计的最高尺度。

  教材上《浮力》这节课为什么设计了两个标题呢?原来课程标准的要求就是两个:一是通过实验,认识浮力;二是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这就要求我们在分解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处理、实验数据处理、教学时间安排、板书设计以及习题设计、作业布置等方面加强研究,不要任意改变或拔高,自行其是。

  要着力打造“活动单”导学案,以“活动单”为抓手引导学的生学习过程,这是教师统筹好课标、学情的重要表现,同时也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只要学生能够通过互帮互助自己解决的,老师坚决不替代。教师的主要精力体现在了解学情,钻研课标与教材,然后设计好“活动单”导学案上,教师在主导方面是能不出手就不出手,该出手时必须出手。

  2、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创设合作学习的情境作为构建高效课堂的最有效途径。

  课堂是学生合作学习的课堂,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不能改变。我们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到“以学定教”,就必须充分挖掘学习小组的功能,创设合作学习的情境,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形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认真听取他人的意见。这样,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能从其他同学那里得到启发,使他们每个人的潜能都得到发展,提升了整体素质,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最有效途径。本节课中,无论是了解浮力知识的应用、获取浮力的测量方法、还是分析浮力的产生原因、探究浮力的影响因素,都离不开学习小组的积极参与,都能发现小组合作的高效性能。

  3、彰显物理教师的个人特色,展现教师的亮丽风采。

  教师是学生课堂学习中的导演,其课的设计好坏、特色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独特的个性和思维模式。不同的教师有自己不同的教学特点,有的风趣幽默、有的温文尔雅、有的落落大方。不管上哪一节课都能展示你的设计思路,都是展现你的个人风采。只要根据个人的优势,因地制宜,做到语言简练、明确而富有内涵,设计严谨而富有创意,举止大方、得体而富有个人特色。

  二、创设的情境要新颖、有趣,能够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教学情境的创设形式是丰富多样的,诸如幻灯片、动画、视频、游戏、实验,甚至教师对某一事物的语言描述均可成为教学情境。这些形式本身并无好坏优劣之分,关键是能否根据教学目标或具体的概念、原理的特点,恰当地选择所适合的形式,从而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对于一节成功的实验优质课,其导入的设计就显得至关重要。它不但要新颖切合题意,还要引起学生的兴趣与思考。比如在《浮力》教学引入中,可以将“辽宁号”航母与“蛟龙号”潜水器制作成数字故事导入。也可以通过设计解决一个实际问题情境,如小球掉进细长的洞或深桶里,怎样把它拿出来,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使学生认识到通过加水的方式使其漂浮起来,这样利用问题解决的策略引出本节内容。当然,用一些与浮力有关的有趣实验情境来引入本节内容,也是不错的导入设计。由此可见,应该立足于新颖、切题、有趣,能够引起学生的思考。

  三、教学过程的设计要注重学习体验,突显物理学科的实验特色。

  既然是实验优质课,就应该注重学生学习中的感受与体验,打造实验课堂。以实验为主,用实验说明原理,用实验解决问题,用实验强化理解。课堂上能够分组实验的就不使用演示实验,能够演示实验的就不使用讲解。比如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过程中,很多老师通过学生观看图片,演示实验来说明浮力大小的不同,这样虽然能达到教学目的,但学生的体验太少,就显得平淡。可以采用分组实验的形式认识到浮力大小的不同,在每个小水桶里放上一个大球和一个小乒乓球作对比,让学生亲自用手在水中按压两个不同大小的球以感知浮力大小的不同。这样一来学生再对“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进行猜想时自然就不会无根据的胡乱猜想了。所以对于物理优质课而言分组实验是增加学生体验的最有效的形式,应该成为课堂教学的一种范式。但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用演示实验代替分组实验,有的教师没有突出分组实验的地位,如分配学生做和想的时间不够充分,有走过场之嫌。更有个别老师没有处理好课件与实验教学的关系,过多的课件展示禁锢了物理课堂教学的实验优势,实为设计中的败笔。

  1、物理实验优质课的设计应注意以下两点:

  (1)实验效果要明显。在实验设计时教师应该想方设法让实验现象明显。在“测量浮力大小”的实验中,对于测量物体的选择上,如果选用教材中所用的铜块和铝块,但在实际操作时会发现因为铜块和铝块的体积太小,从而导致所测量的浮力太小,效果很不明显。可以这样改进:一是选用了阿基米德原理实验中用的浮沉子,二是利用自制的装有沙子的小药瓶,三是把两块相同体积的铝块和铜块粘成一块,这样增加的物块的体积,从而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得更明显,使浮力的测量效果更加明显。

  (2)实验效果要直观。做实验的根本目是通过实验说明问题,所以实验必须能给学生很一个直观的认识。如果教师能够自制实验器材,设计出给学生带来直观震撼的实验,就会成为实验设计亮点的所在。比如“探究浮力的产生原因”是本节的难点所在,理应利用实验突破它。多数教师采用乒乓球放入倒置的去底矿泉水瓶中进行实验,然后通过木块在水中受浮力的PPT动画来阐述浮力产生的原因。这虽然能够说明问题,但不能够使学生有更直观的认识。如果利用自制的一个大玻璃水槽,在大水槽中有一个小水槽,小水槽底部开了一个正方形的孔。将一个正方形木块放到孔的上方,向小水槽中注水,木块没有漂浮。这时再向大水槽中注水,发现木块浮起来了。这样学生就能够很直观地意识到:因为物体下表面受到了液体的向上的压力,并且比上表面的压力大的原因导致了浮力的产生。这样一来既直接给予学生直观的展示,又省去了PPT动画的抽象分析,演示实验的效果一定会比动画分析要好。也可以这样自制一个浮力原因演示器:把废旧饮料瓶的两端切去,两端用橡皮膜扎住(要预留出出气口),采用分组实验观察橡皮膜上下左右面的凹陷程度来认识浮力产生的原因,这样会给予学生更加直观的认识,分组实验的效果一定会比演示实验要好。所以对于某些物理知识,教师可以大胆自行设计实验器材,并且尽可能地利用分组实验给学生直观的认识。

  2、应该在重点、难点处理上创新设计。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之一,应该浓墨重彩地铺陈一番,这是真正体现教师把握课标和学情能力的标志。这里容易出现三个问题:①有的教师回避了探究中的“猜想”环节,搞得学生对于探究哪些因素云里来雾里去,也浪费了锻炼学生能力的大好机会。②有的教师对学生“猜想”中太多的无关因素收不回来,抓不住探究的重点问题,也浪费了时间,这可能就是有的教师回避猜想的原因。这个问题可以这样处理:先让学生实验感知后再猜想,并且要求学生对于猜想一定要说出理由或例证。③有的教师对控制变量法使用生硬,探究活动设计思路不够清晰,不能环环相扣,生涩难懂。这个问题可以这样处理:首先,在经历了“猜想”环节排出了明显无关的因素后,再通过分组实验排除其中比较容易判断的无关因素,这样该因素就可以在以后的探究中不加考虑(主要是物体的密度或重力因素),从而简化探究条件。最终学生会发现只有教材上所列的三个因素值得开展探究。而在这三个因素中又是以浮力与深度的关系容易解决,应该接下来首先处理完。当只剩下探究浸在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这两个因素时,再运用控制变量法就顺手了。探究的过程又可以明确为三个具体操作问题,一是浮力大小怎样测量,二是浸在液体的体积怎样变化,三是控制哪个物理量不变。经过这样一步步确定的实验设计方案一定会使大家有行云流水般顺畅的感觉。

  四、课堂总结与练习设计能为一节课锦上添花,画龙点睛。

  1、课堂总结情境设计要回扣主题,简洁明了。

  课堂总结是学生对一节课所学内容的梳理,对于学生把握知识的系统性有着重要的意义。比如学完《浮力》这一节内容后,请同学们解释课前导入实验的原理,这种做法既巧妙地回扣“浮力”这个主题,又在知识的应用中完成了课堂总结。在课堂小结的设计中,也可以利用“导学活动单”让学生自己通过导学案引导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参照老师的课堂板书,以笔记整理的方式完成课堂总结。这样一来,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就很清晰地把本节课的内容梳理一遍,即明了又实用,也便于学生以后的复习。

  2、重视对“练习”的设计,发挥“练习”在教学活动中的独特价值。

  “练习”是突出知识重点的一个有效途径。本节课我们就浮力的三个知识点设计了“练习”,“练习”的设计要在数量上少,质量上精。采取学完每一个知识点后就跟上反馈练习的方法,有助于及时巩固学习成果。要尽可能设计生活化的“练习”, 即设计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应用性题目,并尽量地为学生创造运用知识进行实践操作的机会,引导学生自觉地运用物理知识、物理方法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只有这样激发学习兴趣,加深对学科知识的理解。

  总之,每一节好课的设计都花费了物理教师很多心血,都应该成为每一位物理教师的最高追求。一节物理优质课成功的设计不仅反映了授课教师的水平,还反映了该教研组乃至所在学校的教科研水平。可见设计一节好的优质课,不单单需要授课教师付出很大的努力,更需要整个教研组乃至所在学校的教师齐心合力,出谋划策,才能创造出辉煌的教育教学成绩。所以合作能出成绩,团结就是力量!魅力无穷!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实验教学的应用    下一篇: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精讲”与“多练”的教学反思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