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其他论文

新课程与教师角色的转变

所属栏目: 其他论文  更新时间:2015-11-11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伴随着新世纪的钟声,人类以悄然迈进了新世纪的门槛。在知识经济、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影响和冲击下,带来的必然是社会的转型和新挑战,正使我们对人的本质属性、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培养与提高新技术的应用及新经济增长方式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刻的调整。面对知识经济、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挑战与机遇,承担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正经历一次观念、态度、内容、形式、技术、方法的彻底变革。在世界教育改革浪潮的推动下,我国的新课程教育改革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过去人们更多的把“课程”作为“教学内容”来理解,在教师心目中,课程就是“课”或“学科”,就是一些既定的、静态的学习材料(教科书),一量别人制订完毕,他们只要推选即可。这种课程的定义必然导致课程实施上的信息灌输,即便与社会实践紧密联系的课程也往往是以学生坐在教室里听讲、看教材的方式进行的,达不到让学生了解实际社会、社会实践的目的,体现出浓厚的封闭性、静止性和权威性。不利于新世纪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新课程是开放的、全新的课程体系,这就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老师的角色必须转变,只有这样才能知新课程的实施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这种转变是让教师放弃原来知识权威者形象,而更加侧重于对学习过程的组织、引导并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钻研,以便更好地实施新课程。那么在新课程中教师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

  我国长期以来对学生主体地位不够重视,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表现为教师根据自己的经验将课本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忽视了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和发挥,使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这种“教师中心”的教学方式割裂了知识与学生经验的内在联系,不利于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教师再也不能固守“教师中心”的地位,必须首先认识并认同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知心朋友站在学生中间,从学生的经验出发而开展活动课程并指导学生的初中活动。关注学生主体、提升学生的主体性,这就要求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面向全体沉重,了解和研究每一位学生的需要及其发展的可能性,注重个别指导,尽可能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必然要求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由“一人堂”的个人讲授为主导的教学转变为学生自主探究和引导、发现的教学。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要求教师的角色必须转变,由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生的学习的引导者。学生的学习需要引导,尤其在学习新謃的过程中。因为有些课程就是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去自主探究,这种探究式的学习活动需要教师进行积极的引导。教师作为引导者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为教师要做到很好地引导学生学习,必须自己在知识、理论水平、知识水平、洞察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具备较高的修养,否则就不能胜任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这一角色。

  美国者舍恩(D.Shon)提出了“反思性实践(reflective practice)的概念假设,认为反思性实践既要”反思“又要”行动“试图弥合传统的理论与实践之间分离。”反思性实践“的概念和理论提出后,很多学者认为教师应该作为反思性实践者,因为教师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而且这种反思对于教师发现自身不足、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有积极的作用。在新课程中,教师必须成为反思性实践者,这有利于提高新课程的实施效果和水平。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新形势下如何创造和谐师生关系    下一篇:不能忽视的教育细节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