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教师个人计划总结

听课后的一点感悟

所属栏目: 教师个人计划总结  更新时间:2015-11-21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三先三后”教学法,即先自学后展示、先思考后交流、先合作后点拨。即是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先学后教,教学合一”课堂教学流程的概括,就是遵循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学合一的生本教育原理,从根本上改变以“教”代“学”的传统做法。因此,要指导好学生的自主预习,要及时掌握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进而才能再次进行课前备课,做到以学定教,即这节课该讲什么、怎么讲、怎样拓展等。这一点尤为关键,否则老师就会面面俱到、滔滔不绝的讲,缺失了目的性;或就会受制于导学案,成为了讲导学案。还有的抱怨导学案制的质量不高,不好用,实不知其根本原因也不过于此吧。纵观我们现在的课堂也确实存在这种现象,使得课堂效率不高,学习知识点“夹生饭”。

  可喜的看到我们的导学案研制质量明显的提高,一是对学生自学有指导性,二是设计的问题具有探究性,三是利于学生对重点知识的巩固,四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考、解题习惯。老师只要抓住学生在认知中的偏、漏、错之处,进行纠偏、补漏、改错、点拨、拓展,课堂教学的效率还能不高吗?

  当然应看到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还过于传统,基本上是“老师问,学生答,没人举手,就讨论下”。我们提倡的小组合作学习没能发挥效应,只是流于形式。

  怎样组建学习小组呢?这方面的经验已经不少了,抓住自愿结合、资质均衡这两条就可以了。其实,最繁重的工作,是保证小组健康运行起来的规则、过程。

  我们组建小组干什么?两个核心目的:共同讨论问题、帮助困难学生。所以,所有的规则都要指向这两个目的。小组的规则要鼓励提出问题者、鼓励讲题者、鼓励学习困难者、鼓励完成作业者、鼓励改错者、鼓励组长、鼓励优秀的集体、鼓励提出新的规则的小组……以上这些规则是根据小组的运行情况逐步建立、逐步完善的。需要强调的就是,每个规则的提出,都要全班同学的认可。要让学生逐步成为规则的建立者。其实,这个过程也是教育的过程,只有在这样的过程中,他们才有主人的角色体验。在小组的运行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解决之道就是多向同学们征求意见,多听小组长的建议。

  想强调的就一点:教的曲子唱不得,那些都是别的老师根据自己班里的情况想出来的招儿,要医自家的病,还要自己想折辙。 小组的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志,就是看班里的各个层次的同学,学习的积极性是否都有明显的改善,尤其是后进者,是否也成为积极的参与者。

  什么样的教学结构可以把主动权教给学生呢?基本的线路是这样的:

  ①独立学习教材内容,完成导学案。自学什么呢?研究课文、解答相应的练习题、提出对课文或练习题的疑问。我们也知道,完全依靠课本作为自学材料是下策。要用好导学案(或助学),多给学生设计一些更富有探讨意义的问题。

  ②小组交流。把自己的解答、疑问拿出来在小组中讨论。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写到黑板上(或纸条上)。这样,小组讨论结束后,全班的、普遍的问题就都能展现在黑板上了。师生在瞬间就能了解到集中存在的问题(把这个叫做“用空间换时间”)。展示交流可以是小组竞赛、抢答;亦可是明确任务,分头进行。展示也未必面面俱到,应根据学情定轻重、定形式。

  ③班级讨论。打一个比方,学习好比啃骨头的过程。孩子自己啃下一部分,小组里又啃下一部分,剩下的啃不动的,都在黑板上了。这些要由老师帮着啃了。这时,我们只讨论问题。老师启发、点拨把问题解决了,并不能算是结束。教师应根据黑板上(或纸条上)的问题、学生在讨论中存在的问题,再设计一些类似的针对性练习,让学生在解答这些题目的过程中真正搞明白。不论是要讲新的内容,还是要弥补学生的不足,都要用题目的方式展现出来,也就是用题目推进思维。

  ④矫正、延伸、检测。这和原来的教学环节是一致的,不一样的地方是,这些活动主要由学生自己来完成,亦可小组自己出题、自己完成、自己检查。检测除笔试(考试)外,也可以是讲题等不同形式。笔试只记小组总成绩(困难学生要采用两倍计分的方法)。讲题呢,就是老师出示三、五个题目,小组准备几分钟。然后,由全班挑选一组的一人上去讲题,这个人的讲题成绩就是全组的成绩。好了,大家应该已经明白了这种检测的用意了。这种机制,使得对学习困难学生的担心显得多余了。

  课堂总结亦可采用小组来进行,如画知识树、归纳解题方法和技巧、交流学习心得等。未必堂堂课“今天学习了什么?”

  就此,写了上面听课的感悟,与大家交流,不当之处请指正。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备课组工作心得    下一篇:“三先三后”课堂教学模式的心得体会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