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数学论文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所属栏目: 数学论文  更新时间:2015-11-26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1.概念课
1.1教学目标
通过各种数学形式、手段,揭示和研究概念的本质属性,正确理解概念的内涵,把握概念的外延;做好概念的内化与同化;通过概念课的教学,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2重点难点
概念的形成过程、概念内涵的理解与外延的把握、概念的自然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的正确表述、概念的巩固与应用。
1.3突破措施
由于数学概念是抽象的,因此在教学时要研究引入概念的途径和方法。一定要坚持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通过一定数量的日常生活或生产实际的感性材料来引入,或由学生已有的知识来引入,力求做到从感知到理解。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设计一系列问题或提供相关资料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初步形成概念,通过小组讨论理解概念。再由学生应用概念去尝试练习,变式训练,强化巩固,小组内同学互批互查,进一步巩固概念,教师适时给予点拨、提炼、升华。
1.4教学流程
 
1.4.1流程图
1.4.2流程说明
⑴知识链接提出课题 
数学概念的引入,通常应以复习或预习相关知识做好铺垫,并结合学习实际提出问题引入课题。 
根据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精要复习已有知识,抓住数学研究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巧妙设置问题,激发学生迫切要求进一步学习的热情,以吸引学生高度注意。 
⑵创设情境感受概念 
数学概念的形成,要从实际出发创设情境,使学生初步感受概念。教师应设计好一系列的问题或为学生准备好生成概念的具体事例,引导学生分析解答,使学生在对具体问题的体验中感知概念,形成感性认识,通过对一定数量感性材料的观察、分析,提炼出感性材料的本质属性,进而转化为数学模型。 
⑶自主学习理解概念 
在对概念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学生结合教师提供的材料(如导学案)进行自主学习。对存在的疑惑先在小组内与其他同学进行讨论,然后在课堂上表述自己对概念的理解、认识,教师根据情况进行必要的点拨指导、补充升华。最后学生自己给要学习的概念写出一个定义,并不断地修改、完善,教师引领学生进一步修正完善,最终形成概念。 
⑷例题示范应用概念 
学生运用概念自主完成本节课典型例题,小组内展示、交流、讨论,修正错误,优化解题方法,完善解题步骤,并各自整理出来。教师说明要注意的问题、规范解题步骤和书写格式。 
⑸变式训练强化概念 
对典型例题进行变式训练,延伸拓展,使学生进一步巩固理解概念。 
⑹自主归纳升华概念 
由学生自主进行课堂小结,整理本节课所学知识及应注意的问题,总结解题方法与规律。教师适时强调重点,引导学生对概念及其发生、发展过程进行概括,对解题策略、思想方法进行点拨。 
⑺自我诊断落实概念 
最后用一组习题对本节课所学的概念进行自我诊断,限时完成,在小组内批阅、修改,以达到强化落实对概念的理解、应用的目的。 
1.5实施原则 
1.5.1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 
教师传授的知识、引导学生发现的共性,应当是正确、可靠的,引用的事实要有根据;提出的定义合情理,并且语言规范、不产生歧义;概括的概念应内涵具体、外延确定;作出的论断要逻辑性强、正确无误。使学生从中了解科学的方法,培养科学的态度。在引入、概括概念的过程中,要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及学生的思想实际,适时进行品德教育,发挥教材内在的思想性和教育功能,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1.5.2启发性原则。 
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矛盾,启发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去分析新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提供机会、创设情境,启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1.5.3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结合的原则。 
在概念教学中,教师应以典型、生动、直观的事例,让学生观察、感知,使其从具体到抽象、从表象到概念、从感性认识发展为理性认识,通过设计不同层次的直观事例,逐步加工、抽象,形成正确、合理的数学概念。 
1.5.4循序渐进原则。 
在概念教学中,要按照数学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水平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新概念的引入是对已有概念的继承、发展和完善。对于一些内涵丰富、外延广泛的概念,应当分成若干层次,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和加深,避免一步到位的做法。 
1.5.5理解与巩固相结合的原则。 
使学生认识概念、理解概念、巩固并运用概念,是概念教学的根本目的。通过概念课的教学,要力求使学生明了①此概念讨论的对象是什么?②概念中有哪些规定和限制条件?③概念的名称、表述的语言有何特点?与自然语言比较、与其他概念比较,有没有容易混淆的地方?应当如何加以区别?④此概念有没有等价的叙述?为什么等价?应当如何处理和应用?⑤由此概念中的条件和规定,能够归纳出哪些基本性质?各个性质是由概念中的哪些条件所决定的?这些性质在具体应用中有何意义?能派生出某些数学思想和方法吗?等等。 
1.6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1.6.1概念课应注意直观教学。 
让学生了解研究对象,多采用语言直观、教具直观、情境直观、视觉直观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经概括和整理后形成新的知识,或从旧知识的发展中形成新知识。 
1.6.2概念课应解决学生“概念学习”中的几个问题: 
⑴对每一个数学概念,都应该准确地给出它的含义。 
对一些基本(原始)概念,不宜定义的也应给予清晰准确的“描述”。通过给概念下定义的教学,让学生从定义的表达形式及逻辑思维中去领会该事物与其它事物的根本区别。并注意对同一概念的下定义的不同方案,从而深化对概念的理解。 
⑵对概念的理解必须克服形式主义。 
课内应通过大量的正、反实例、变式等,反复地让学生进行分析、比较、鉴别、归纳,使之与邻近概念不至于混淆,并要解决好新、旧概念的相互干扰问题。 
⑶概念教学还必须认真解决“自然语言”与“符号语言”、“图形语言”之间的互译问题,为以后在数、式、形的运算、推理中应用数学概念打下基础。 
⑷克服学生普遍存在的学习概念只是为了解题的错误认识。重视概念课教学的启发性和艺术性,采用多种形式的训练(如选择、填空、变式等),从多个侧面去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与应用。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 创建魅力数学课堂    下一篇:新课标下怎样引导教师听课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