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生物论文

高中生物课改三要三不要

所属栏目: 生物论文  更新时间:2016-01-21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1 要突出主体,不要唱“独角戏”

  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而又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如果把一堂课看作一台戏,这台戏的主角应该是学生,教师不能为了“哗众取宠”而唱“独角戏”,而是要起到一个导演的作用。在教学实践中,要做好以下几方面:
  1.1 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选择合作伙伴、自主选择学习方式
  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的自由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放开学生的手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把问题交给学生。如在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六章第2节“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的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自由结合组成学习小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有关环保的问题,通过多种途径(网络、报纸、走访)收集相关资料,然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大胆发表自己富有个性的见解,让学生的学习闪现创造的火花,教师加以必要的引导,这样学生就成了课堂教学的主体。
  1.2 通过探究活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教学模式虽在在一定的程度上体现了学习的探究性,但是这一环节往往点到为止,不能充分展开,教师总怕学生“跑题”,总怕学生不能进入教师设计好的轨道,最终不能完成教学任务。所以实施课程改革,要真正将“接受式学习”转变为“探究式学习”,让学生在探究式学习中经历: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等阶段。通过亲自参与实践,使学生能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体验科学过程和科学方法,从而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态度与价值观。如人教版必修1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中的内容:“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的教学,可以采用问题串的形式让学生自主探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问题1:过去,人们一直以为,小小的种子之所以能够长成参天大树,完全依靠土壤。事情果真是这样吗?如果你有疑问,如何设计实验来探究?问题2:人们是如何发现植物可以更新空气(放出氧气)的?问题3:绿色植物一天24小时都可以放出氧气吗?一天中,树林里什么时候氧气浓度最高?问题4:光合作用除了制造氧气以外,还制造了什么物质?如何验证?问题5:比较动物和植物细胞的区别,设计实验探究光合作用的场所?这五个问题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为了弄清这些问题,鼓励学生认真地看书,积极地思考,热烈地讨论,最后教师只需要在各小组代表陈述结果的基础上稍加总结,问题很快就得到了解决。这充分体现了高中生物课改的理念和要求,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1.3 联系生活实际,突出学生的应用和自主创造能力
  生物课堂教学应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应用,这既是生物学科特点的必然体现,也是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迫切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列举大量的生活、生产中的实例,向学生介绍现代生物科技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物教学不能只限于课堂上空洞的说教,而应走出课堂和校门,走向社会和生活,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例如,在生物实验教学中,除了课本上必做的实验外,教师应善于调动学生自身的生活经历、人生感悟而产生联想,形成意象,然后进入实验和创造。如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的教学中,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走访当地农民,了解当地农民自己家里酵酒的过程是否科学,然后在实验室进行实验,探究一下当地农民酵酒的过程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怎么样才能提高产量等。
  2 要“民主”,不要“权威”
  高中生物课程改革的核心思想之一就是强调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教材的权威被淡化。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氛围,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自由创造的潜能,生物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必须建立起一种平等、信任、理解、相互尊重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教师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这样便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逐步形成一种以创新精神来看待问题、思考问题和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性格特征,真正体现教学相长。
  教师如何树立“平等中的首席”这一角色呢?首先,要学会倾听、能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并且要积极参与其中去感受学生的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发生的各种情况,适时地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有效指导。其次,要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及时发现、表扬学生的思维创新点。对于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教师都应认真对待,认真听取,而且要鼓励学生善于和敢于提出问题;对于回答离题者,要适当引导,而不能打断,要依据教学对象选择不同的评价方式;对于主动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者,要及时鼓励,不断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主动性。使每一个学生都尽可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不断激励他们的学习创造热情。
  3 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不要“以本为本”
  过去的课程统一教材、教参,教师过分依赖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影响了教师、学生创造性的发挥。新课程使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支配的因素增多了,课程内容综合性、弹性加大,教材为教师留有很大的余地,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采用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决定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就要求我们生物教师不仅要会“教”教材,还要会“编”教材。
  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改变过去传统的“以本为本”的物本教育,要结合生物学科的特点,力求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一个独立的、有思想的人,每个学生在活动中都有自我表现的满足感和自我实现的成就感的愿望,所以,要把学生从教材中解放出来,唤起学生人性的复苏。教师可以根据生物课程标准的需要重新整合课程资源,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如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的心理是安全的、放松的,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每个参与者都是成功者,都在各自的基础上实现了自我超越、自我发展;在活动(实验)的设计中,要再现知识的发现过程,注重学习体验;在探究活动中,问题由学生自己提出、独立思考、自主完成,促进学生认知能力与个性品质的发展。总之,只有摒弃以本为本的教育理念,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利用个性化的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的实践活动,重新整合教学资源,才能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创造、学有发展。
  通过高中生物课程改革实践,我从中体会到,唯有转变课堂教学方法,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才能使高中生物课程改革落到实处,并不断地走向深入。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课堂观察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实施方案    下一篇:利用多媒体提高生物学教学质量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