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素质教育 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6-02-02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如何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这是教育改革的中心议题。要实施素质教育,我认为主要在课堂上,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的素质,下面是我的一点粗浅体会。

  一、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原来的课堂教学注重于知识的传授,其实是一种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堂上的任务就是听讲、做笔记、回答极少的简单问题,形成了“教师中心论”、“教材中心论”,学生普遍依赖教师,迷信教师,根本不懂主动学习的真正含义。在学习中,一旦面临问题,就眼望着老师或看着教材,试图从中找到现成答案。从表面上看,学生在这一系列行为中

  忙得不亦乐乎,似乎在主动地学习,但实际上,学生的大脑始终没有真正活跃起来,去积极地面对问题去思考,去分析。这样学生是被教师牵着鼻子转,处于被动的地位。这种模式不利于能力的培养,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要改变这种教学模式,我认为主要就是要把过去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模式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教师要保障学生的主体地

  位。因为学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是全部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是学生主体地位得以实现的外因。如果把课堂教学比为一幕戏,学生就是演员,教师就是导演,离开了演员,戏自然不成为戏,而离开了导演,由演员放任自流,为所欲为,那当然也不行。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处理好这个导演的角色。当然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摸索,不断改进。

  二、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能力素质的培养。

  从这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越来越注重能力的考查,所以要适应高考,必须在课堂教学中注重能力的培养。我认为,课堂上讲概念的形成过程,结论、定理、公式的发现过程和思路的探索过程,是培养能力的最佳时机。为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多采用培养引导发现法、问题探究法、自学辅导法等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比如讲“等比数列的概念”时,有三种方案:

  一是先复习等差数列的定义,再由教师类比给出等比数列的定义,接着给几个数列让学生判断是否是等比数列。

  二是先复习等差数列的定义,然后请学生看下列几个数列:

  (l)l,2,4,8……          (2)l,l,l,l……

  (3)l,10,100,l 000……     (4)l,-2,4,8……

  让学生研究其共同特征,并独立地归纳出等比数列的概念。

  三是实例引入,某养鸡厂1997-2000年这四年养殖量分别为500只,1000只,2000只,4000只,问2001年将养多少只鸡?学生讨论,算出答案后,教师再问你是怎样得到这个答案的?

  这三种方案,哪一种更好呢?方案一尽管让学生知道了等比数列的定义,但由于是直接灌输,学生除记住一个定义外别无所获。方案二是学生通过观察,对比,进行抽象,概括而获得新概念。所以归纳、总结、抽象的能力得到了训练。方案三就要求更高一点,更能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同时还让学生知道了数学来自于生活。由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同样是传授知识,就培养能力这一目标而言,教法不同,效果就不同。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教师对学生的不同意见要给予鼓励,对学生的错误想法也要引导、指出错误原因,不能伤害学生、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三、在课堂教学中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我们的学生,有相当一部分,对学习数学无兴趣、听课注意力不集中,对待考试成绩无所谓,课前很少预习,有问题不问老师等,这些非智力因素在不同的程度上影响着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显得比较重要。培养非智力因素,首先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常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把数学和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到数学也有乐趣。比如在上立体几何中“多面体和旋转体体积”时,在讲圆锥体积之前可给学生举出这样一个例子,“你们家里打碾麦子时,堆在麦场上的一堆麦子,呈圆锥形,你能估计有多少斤吗?”学生感到这个问题还有趣,马上注意力就集中起来了,他们迫切要得到答案,这时教师可以说,今天我们就解决这个问题。这样把数学和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其次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现在的学生,有相当一部分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普遍受到父母的娇生惯养。生活习惯差,在学校对学习无所谓,作为教师要经常和这些学生谈心、讨论问题,使他们对教师产生好感,信任教师,从而对学习产生兴趣。

  总之,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方面,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地探索,不断改革。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将法制教育的渗透于语文教学中    下一篇:灵活运用多种激发兴趣的教学手段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