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数学论文

回归生活,在实际应用中自我探索

所属栏目: 数学论文  更新时间:2016-02-22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启文小学     张云艳

  【主题与背景】

  课堂情境的创设是一门科学,是一种教学艺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教学手段。教师如果能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生活环境以及和他们熟悉的事物出发,创设出充满童趣的情境,就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变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

  本节课是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的第2课时,它是在学生掌握了2—7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学习的,使学生能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生活中有关求总价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初步渗透“单价×数量=总价”这一数量关系。本节课我创设了虚拟情境,引入“小叮当”,不但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激情,而且让学生深深体会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

  【案例描述】

  片段一:

  上课伊始。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先为大家介绍一位小客人,他的名字叫小叮当。小叮当也是一名二年级的小朋友,他悄悄地告诉我,他也刚刚学习了2—7的乘法口诀,而且2—7的乘法口诀他全都背过了,你们背过了吗?

  生:(争先恐后)背过了。

  师:谁来背一背7的乘法口诀?

  师:来做客的小叮当为我们带来了一份神秘的礼物,大家想看看吗?

  教师呈现下图。

  师:同学们喜欢吗?想知道有多少只蝴蝶怎么列式?(4×3=12)

  师: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生:求3个4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师: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求几个几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计算,今天我们继续用乘法的知识解决我们身边的实际问题。

  片段二:

  探究新知。

  师:来做客的小叮当想去超市买一些学习用品,我们就一起去超市看一看吧!

  教师呈现主题图(教科书78也例3情境图)。

  师: 你从图上都知道了什么?

  生:文具盒8元。

  师:“文具盒8元”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一个文具盒的价格是8元。

  师:我们把单个物品的价格称作单价,一个文具盒8元也可以说文具盒的单价是8元。从图上你还知道了哪些物品的单价?

  生:橡皮单价2元,日记本单价4元,铅笔单价3元。

  师:说得真好。

  师:小叮当把他想买的东西写在了这张卡片上,谁来给大家读一读?(指名学生读一读)

  我想买3个文具盒。

  师:小叮当想买3个文具盒,请同学们帮他算一算买3个文具盒多少钱?

  学生自主完成。

  ……

  片段三:

  师:刚才我们帮小叮当解决了买3个文具盒需要的钱数,还帮他算出了买7块橡皮需要的钱数,同学们有自己需要的文具吗?

  生(齐声):有。

  师:谁来说一说你想买什么东西?需要多少钱?

  生:我想买3个笔记本,3个笔记本需要的钱数是3×4=12(元)

  生:我想买7支铅笔,7支铅笔需要的钱数是7×3=21(元)

  生:……

  师:刚才我们算出了买一些物品需要的钱数,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想一想我们是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的?

  (引导学生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出“单价×数量=总价”这一数量关系。)

  【案例分析】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指出:数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他们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到数学的作用,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

  片段一中,我根据学生喜欢竞赛、好胜的心理,创设虚拟情境,引入小叮当,让小叮当和学生比赛背口诀,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同时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其中“神秘的礼物”更勾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全身心融入课堂。

  数学来源于生活,创设生活化的数学情境,让学生有亲切感,让他们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对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和信心十分有效。片段二中,我创设了一个购物情境(小叮当要去超市买学习用品),当学生从主题图中了解了几种物品的单价时,并没有直接出示问题,而是“小叮当想买3个文具盒,请同学们帮小叮当算一算买3个文具盒多少钱。”这样的呈现方式让学生跃跃欲试,他们觉得这不是在做数学题,就是在给小叮当帮忙,数学的亲切感油然而生。

  片段三中,创设了问题情境,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出“单价×数量=总价”这一数量关系,学生学得主动、快乐。

  没有情境的数学课堂缺乏张力,把数学知识放在情景中才能显示出其活力和美感。我们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地探索和反思,这样离完美课堂才会渐行渐近。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如何让数学课堂真正高效    下一篇:小学数学“体验·合作·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