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体育论文

体育教学中贯彻弹性预设与动态生成的实践研究

所属栏目: 体育论文  更新时间:2016-03-24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摘要: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以及一些相关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的运用,给体育与健康的课堂教学带来了一系列的变革,针对较为传统的“预设”与“生成”,本人以为可以作一些变革。如:“弹性预设”与“动态生成”,就是在教学之前教师所做的教学设计与教师在教学预想达到的教学场景的一种具有很大自由空间的具有弹性的教学设想和在动态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善捕捉住教学的机会而采取的一系列灵活的教学措施,从而达到一种“预设”与“生成”的平衡。本文对“弹性预设”和“动态生成”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运用策略和运用后的思考进行了阐述,以实现作为进一步思考文本依据。

  关键词:弹性预设  动态生成  体育教学

  一、问题的提出

  在传统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和教科书,预设教学进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写出教案,然后课堂上按照详细的预设开展活动。这种传统的教学,已经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影响了学生的发展。新课程的改革指出体育教学不应拘泥于预先的固定不变的程序。它要求预设的目标、过程、教学方法等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未及的体验,要鼓励师生互动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即课堂教学具有生成性)。为了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探索体育教学改革的新途径,遵循体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本人运用“弹性预设”与“动态生成”进行了尝试。

  二、具体操作过程与策略

  1、弹性预设是动态生成的基础

  新课程形式下体育教学的预设应该是一种以学生为本的预设,同时更应是一种富有弹性的预设。进行这种弹性预设时,教师必须要充分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并预留一个可以自由支配的弹性空间,让自己能够很有把握的接受并进行课堂生成。

  策略一:有弹性的预设目标,关注及时动态生成,完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即教学应达到的程度,它可以克服教学上的盲目性,是顺利进行教育活动的基本点。因此我们在确定目标时,尽量落实好三个转移,一是从注重教师的教向注重学生的学转移;二是从重视知识传授向注重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转移;三是从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向注重培养学生的精神力量转移。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体育教学活动时的动态生成,制定相应的目标。

  (1)目标升降,促进生成。

  在教学活动的推进中,教师应考虑到学生主体性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能力的高低,采取相对的措施,升降教学活动目标的水平以促进生成。当然,目标的升降要考虑到学生原有的知识层次和能力水平,不可以随意的升降目标。

  如,在跨越式跳高的教学中,我们首先要考虑到学生原有的水平,是初学还是复习。初学应该适当降低高度,复习应该适当的升高高度。然后对于能力较好的学生适当升高高度,提出较高的目标。这些学生他们对于较低的高度已经失去兴趣,希望挑战更高的目标,我们应该及时为他们增加适当的高度,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而对于能力相对来说较弱的,我们应该用较低的高度,减小学生的害怕心理。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让学生体验了成功的喜悦。

  (2)目标转移,优化生成。

  教学目标是指导教学活动而指定的,教学目标一经确定,教学活动就要围绕目标展开进行。目标成为整个教学活动过程的灵魂。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偏离教学目标的情况,有时甚至会南辕北辙,出现了这种情况,教师要沉着处理,及时引导。在必要的情况下,可将既定的目标转移到临时目标以优生成。

  如:在障碍跑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其中滚过垫子这个环节很感兴趣,并在讨论怎么样滚过垫子又好看又快。这个时候,我们要抓住机会把远撑前滚翻作为即时得教学目标,顺应学生的兴趣,学习远撑前滚翻,然后再来进行障碍跑。这样,让学生学以致用,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远撑前滚翻前后的区别。这样的教学效果比原来预设的要好得多。

  策略二:有弹性的预设教学活动的过程,及时动态生成、完善教学过程。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教学活动,不是要求教师放弃“预设”,而是要求教师的教学环节不再那么“饱满”要有“弹性”、有留有一定的空间。这要求我们在准备的过程中,不仅要为活动实施预设先搭建好科学的大框架,还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起点、思维类型等实际状态,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种种表现,在此基础上,选择好相应的引导策略,避免放任逐流。

  (1)、有弹性预设学生的情况。

  对教学活动的预设首先要从学生入手。学生是一群鲜活的生命个体,而每个人的知识经验、认知水平等皆不相同,再加之课前准备的程度不一,这一切都要求我们在备课时了解他们的知识、技能、情感储备,了解他们的课前准备,并预测可能发生的一些在教学活动中可能发生的变化,并思考其对策,然后存储在自己的弹性预设空间内。

  (2)、有弹性的预设活动的疑难点。

  每一个教学活动都有其自身的疑点和难点,面对疑点和难点,教师更要进行充分的预设。更好地来体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特别是进行个性化的设计某些环节。

  如:在鱼跃前滚翻的教学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要求学生能做出鱼跃的动作。根据学生不能很好的完成鱼跃动作的经验,针对重点,给学生进行了很多的铺垫活动:教师的示范、个别的训练、难点动作的分解等,通过一系列活动的铺垫,再让学生进行整体的训练。通过精心的预设,学生对这个动作的掌握就会容易很多。

  策略三:有弹性的预设各项活动,抓住学生的生成的契机。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学生的生成活动常常是在教师的意料之外产生的,我们应善于发现学生喜欢的、感兴趣的事物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满足学生的探索兴趣。学生的一些热点问题往往会督促教师改变原有的预设计划、实施相应的新的教育行为。

  (1)课外体育活动的弹性预设与动态生成。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生学习知识、锻炼身体、交流适应、培养行为习惯等的重要场所,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活动。因此,教师要给学生预设一个适合学生特点和与活动内容相关的一个环境。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学生的语言和行动表现出来的是他们的兴趣和经验,他们的问题就是他们进行探索和发展的需要。对于一些有价值的生成内容教师要抓住契机,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充分利用动态生成的新资源,把握动态生成的新机会。

  如:有些学生凭自己的爱好选择自己的活动:羽毛球、乒乓球等,我们要给学生准备好场地、器材,给他们提供良好的物质环境。不仅如此,我们也要对学生的突发情况、临时生成的活动有一个准备。有些学生会生成新的玩法,对于好的我们要及时肯定,对于危险的动作我们要给予纠正,以免发生以外。

  (2)、各类比赛活动中的弹性预设与动态生成。

  在平时,为了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我们会安排一些竞赛活动。再比赛前我们也要对学生的情况进行预设,以能从容的面对学生的生成。

  如:在比赛前,我们要对场地、天气及学生当时的情况进行预设,可能学生会因为天气的变化和场地的不同而出现一些情况,教师要有精心的准备。有些学生可能表现不是很出色,甚至会出现意外,我们切不可埋怨,要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开导,技能上也要加强训练。也有些学生超常发挥,取得我们没有预料到的成绩,那么我们教师也要及时的将生成的情况予以重视,并加以强化。

  2、动态生成是弹性预设的精彩。

  教学是一个开放的、变化的、动态生成的过程,其间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结果产生。这些稍纵即逝、非预期性的因素往往拥有无穷的教育价值,利用好这些即时的生成性因素,将其变成新的教学的资源。

  策略一:关注学生的动态生成,调整活动过程。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根据学生动态生成的情况调整与预设活动之间的冲突,协调好它们之间的过渡,使教学过程比较流畅。

  (1)、调整活动的顺序

  教师在预设每个活动内容时会针对学生的情况及活动的难易,安排活动的进程,但由于学生的接受情况、对活动的兴趣等的不同,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的变动教学活动的顺序,以便更好的完成教学活动。

  如:在前滚翻的教学中,以前的教学顺序: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练习--教师纠错及评价--学生讨论--学生再练习--教师评价;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各中具体情况,新课程中我们可以用这样的教学顺序:学生自主练习--教师评价--教师讲解示范--学生讨论--学生再练习--教师评价或学生分组讨论--学生自主练习--教师评价--教师讲解示范--学生再练习--教师再评价。这样变动了教学的教学顺序,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调整活动的数量

  体育课是由许多的活动组成的,一节课少则一两活动,多则四五个,或者更多,而一节课的时间是不变的,很多时候我们发现一个活动还没结束,下课了。新课程理念指出,学生的探究活动可突破时间的限制,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学生兴趣及实际条件情况,增加或减少课堂的活动量。

  如:在教学内容为两人三足--接力跑--投准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对两人三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强烈要求继续进行游戏。为了满足学生的兴趣,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人四足、四人五足等),让学生继续进行游戏,延长活动的时间,同时适当减少其他学习内容的练习量。

  策略二:关注学生的生成,促进学生的生成。

  (1)尊重学生,启用“自我反思”。

  当学生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提出有价值地质疑时,教师要及时“启用”反思――反思自己在钻研教学内容时是否正确?如:在体育活动过程中插问或对学生的质疑深入,引导学生自己练习,深入思考,给学生讨论的机会,也是教师倾听学生“钻研教材”的机会。有了这样一个问题的再讨论,教师也会改变原有认识,对教学内容重新审视。但是,也要将知识点用学生明白的方式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讨论中明白。这样的生成学生就经历了一个“动-疑-思-明”的学习过程。

  (2)顺应学路,及时“动态生成”。

  我们说课堂上的精彩过程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但也不是随便而来的,少不了教师的应变与生成。综合学生练习中提出的质疑,教师可以改变原来的思路,将学生的生成内容抛还给学生,请学生想办法,使问题得以解决。这样,不但可以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探索性,同时,也可以让自己的教学目标用不同的形式来实现。

  策略三:追寻动态平衡,力求突破。

  生成与预设之间的平衡与突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教学活动中的生成伴随着预设而产生,有预设必成会有生成,两者相辅相成,任何一方都不可能离开对方而独立存在,生成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有利亦也弊,所以,我们努力追寻着综合的、最佳的动态平衡。

  (1)、放大生成  在插问追索中寻求平衡。当生成产生时,有一条十分重要,即直觉把握生成引导的有效性,关注目标对照下对生成的价值追求。对生成作放大性处理前,首先要直觉把握有没有作放大处理的必要;其次要巧妙设计估测追问的角度和效度;再次不能不讲究引导的力度和深度,使生成的放大处理有理、有节、有效。

  (2)、缩小生成  在迂回突破中寻求平衡。所谓缩小,即是对生成进行有价值的控制和调整,避轻就重,避虚就实,小处着眼,大处着想,在迂回突破中寻求平衡。

  平衡是预设与生成的平衡,它是一种技术,也是一种智慧,更是一门艺术。让我们在不断的尝试中进步,不断从平衡走向突破,又从突破走向新的平衡,从而使生成性课堂从突围中走向新的殿堂。

  3、预设与生成同样精彩,促进预设与生成的融合

  策略一:适时调整

  课堂的不可测因素很多,预设实施中总可能遇到意外,或者预设超越了学生的认知和活动能力,学生力不从心;或者预设未曾顾及学生认识和能力特点,学生不感兴趣;或者预设滞后学生实际水平,课堂教学缺乏张力。不管遇到上述什么情况,都需对预设进行调整,使预设切近实际,切近课堂,切近学生。

  如:在手倒立接前滚翻(男生)的教学中,教师过高的预计了学生的实际能力,学生普遍对手倒立这个动作不感到太难,这时我把内容调整为头手倒立接前滚翻,这个内容正好适应了学生的水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下提高了,提高了教学的效果。

  策略二:捕捉点化

  要促成课堂教学资源的生成,教师须发挥“信息重组者”和“学习指导者”的作用,充当活动信息向教学资源转化的“催化剂”。课堂信息大多稍纵即逝,教者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对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出现的疑难点、偏差点、浅近点整体权衡,精心选择,合理运用,以促进预设目标的达成,促进新的目标的生成。

  策略三:质疑问难

  生成源于质疑,在教学活动中,质疑问难,是了解学情、发现学生落差的有效手段,是激疑引思、实施教学调控的重要前提。在教学中,对学生质疑的众多信息可整体把握,细心梳理,选择与教学目标紧密相关的问题,着意引发,这对强化预设,促进生成很有必要。但是,在开放的课堂中,学生会不断的产生问题,此刻,教师一定要清醒头脑,高屋建瓴,驾驭课堂。一旦发现学生信马由缰,要及时终止,拨正航向;一旦发现学生智慧闪光,要着意诱发,促进生成;一旦发现问题刁钻,要从容对应,妥善处理。

  总之,预设与生成是一对矛盾统一体,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升华。“预设”使我们的教学有章可循,“生成”使我们的教学活动精彩纷呈,两者是不能分开的。只有将预设和生成结合在一起,我们的教学才能充满激情,才能充满智慧,才能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生命的气息和情趣。

  三、运用后的思考

  (一)关注学生的心理

  学生因受各种影响的因素较多,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注意学生的各种心理特点,及时渗透思想、品德、人格、情感、意志等各方面的教育,认真关注学生的思想问题、行为习惯、品德问题及心理健康问题。如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要以积极引导和指导,让学生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对他人、对自己作出评价。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学生成为一个各方面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能成为真正合格的有用人才。

  (二)承认学生个体间的差异

  学生发展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差异有先天的、有后天的。因此,在教学中要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尤其是不同年段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促使每位学生不同程度的提高,获取成功的喜悦。

  (三)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运用弹性预设和动态生成的教学,要求教师有较高的教材处理能力和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它要求教师具备整合多学科、丰富渊博的知识,不仅仅依靠本学科知识就能解决问题。教师要不断更新、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开阔视野,除了认真钻研本学科专业知识外,还应了解相近学科或其它学科的相关知识。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中学体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下一篇:体育教学中学生如何成为学习的主人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