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小学生课外阅读与习作结合的研究”课题研究第一阶段小结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6-03-29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课外阅读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的内容,是课内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阅读是习作的基础。读和写是相辅相成的,犹如一对孪生兄弟。在平时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很多学生或没有材料可写,或表情达意不够流畅、准确、生动,归根到底是没有丰富的语言经验。基于这样的实际,以“精读百书工程”为契机,我校开展了《小学生课外阅读与习作结合的研究》县级课题研究,旨在通过加强课外研究,让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了智慧,从而提高写作能力。立题以来,我们从四方面开展研究:

  一、激发兴趣,自主体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向学生推荐一些适合学生“口味”的课外读物。

  阅读是一种自主学习、自我提高的过程,没有阅读主体强烈持久的兴趣作依托,势必流于应付、点缀或猎奇。因此,在研究中我们注意从以下几方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充分肯定学生的自主体验,让学生尝到阅读成功的快感。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充分阅读、自主感知、细致品味、用心理解、深入思考、大胆质疑的机会,并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正确看待每位学生,充分肯定每个学生的进步,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阅读成功的乐趣,从而促使每个学生都产生阅读的兴趣。

  2、进行多样化朗读,如配乐朗读、分角色朗读、比赛朗读等等。通过多样化的朗读形式,让学生得到充分的阅读审美的享受,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给学生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激发其阅读兴趣。阅读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扮演角色、评析人物,也可模拟一些电视节目现场。学生要想扮演好角色,发好言,就必须认真阅读课文。

  二、教给方法,掌握技巧。

  阅读分类的标准有多种。根据阅读时细密和简约的情况,阅读可分为精读和略读。精读是对阅读材料做全面、精细、深入的理解,对作品的思想内容、人物事件、篇章结构等彻底通晓,即一字一句也不能放过,是完全性阅读。它通过细读、反复等形式,推敲、琢磨文句,求的是知识的深度。略读是不完全性的阅读。它的特点是提纲挈领地把握阅读材料的基本内容、主要思想和技法。它把注意力集中在需要关注的问题上。通过浏览、跳读等形式,舍去无关紧要部分,省略了逐字逐句,乃至逐章逐篇的阅读过程。在阅读时间不变的情况下,它可扩大学生阅读的量,扩充学生的知识面。

  阅读还可以按阅读效率来分,这就需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我们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是:

  1、三遍阅读法。

  我们指导学生尝试运用“三遍阅读法”。茅盾说:“读名著起码要读三遍,第一遍最好很快地把它读完,这好像在飞机上鸟瞰桂林城全景;第二遍要慢慢地读,细细地咀嚼,注意到各章各段的结构;第三遍,就要细细地一段段地读,领会、运用,这时要注意到它的炼字炼句。”像这类名人的读书方法将会使学生终生受益。

  2、释疑解难法。

  不少小学生由于年龄小,自我约束力差,好动爱玩,不愿静下心来读书,特别是课外阅读遇上问题或障碍时,便不愿意继续读下去。因此,教师在阅读指导课上,要善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习惯。凡是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互助能够自我解决的问题,教师一般不要替代;而当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合作讨论后仍处于困惑之中,无法理解时,教师才予以必要的提示和讲解,并有目的地简述书中大意、摘读精彩章节,以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并提出书中要点,解释疑难词句等,以扫除学生的阅读障碍。

  3、择优推荐法。

  小学生年龄小、知识少、阅历浅、缺乏生活经验和鉴别能力,加上社会上的课外读物浩如烟海,良莠并存,甚至一些内容非常低劣的非法出版物也充斥市场,如果小学生读了那些不健康的课外读物,非但于己无益,身心还会受到极大的损害,甚至会导致小学生违法犯罪。因此,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要克服课外阅读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要选择那些内容健康、形式新颖、形象生动、深浅适度、任凭时间磨洗仍然光辉夺目的读物推荐给学生。如,结合国庆节,向学生推荐一些介绍祖国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壮丽河山、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书籍,让学生阅读后进一步了解祖国的过去和现在,从而更加热爱祖国。再如,推荐知识丰富的《十万个为什么》、《神奇的太空》、趣味性强的《格林童话》及文学名著《西游记》、《水浒传》等,使学生开阔眼界,增长见识。

  4、知识迁移法。

  加强课外阅读,是提高小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如何使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更加行之有效,指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学会学习是重要一环。首先,在语文课上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审美能力,要引导学生把语文课上学到的知识技能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让学生学会学习,主动探求知识。如,有目的、有侧重地要求学生对课外阅读的课文进行分段落、总结段意、归纳主要内容、挖掘思想意义等,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掌握规律、熟练技巧、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善于把课外阅读中获得的知识运用到进一步的阅读和写作当中去,从而提高自己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三、重视读写结合,提高读书效益。

  5、摘录随感法。

  “不动笔墨不读书”,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应该把读书笔记为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许多学生课外阅读并不少,但阅读和写作能力并没有明显提高,原因之一就是阅读时动口动眼不动手,不做摘抄,过而不留,因而许多优秀的课外读物如过眼烟云,收效甚微。因此,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要求学生随时把精彩、优美的词句、片断、奇事、异闻摘录下来,广撷博采课外语言,并消化吸收,学以致用,在需要时参照或借鉴。

  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在做好摘录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养成写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每读完一本书或精彩段落,可写下不同形式的读书笔记,或书评,或心得,或随感等。

  三、学做笔记,交流经验。

  课外阅读的目的之一在于多积累知识,怎样积累呢?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培根说:“做笔记使知识准确。”因此我们要指导学生学会做笔记,以巩固阅读的效果,要指导学生或写入小册,或载之卡片,都要立即动笔,不能迟疑。宋代苏轼诗云:“作诗火急追亡捕,清景一失后难摹。”作诗写景急得像追捕逃亡一样,做笔记也应如此。要指导学生在摘抄佳词妙句后反复揣摩,吟诵、领悟,或对原文中的某些观点加以分析和发挥,对原文提出批评和商榷,或把原文的内容、观点和其他同类的文章从不同角度加以比较和分析,写出自己的体会和看法。这样,学生便能加深对作品内容  及艺术风格等的感性或理性的认识。

  同时,教师要适时组织学生举行作品讨论及阅读经验交流会,指导他们与别人交流阅读的方法、经验与体会,谈对作品内容的理解、人物的评价、技法的运用等。要指导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这样,学生便会从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并作更为深入的思考。

  四、开展比赛,增加效果。

  心理学告诉我们:“好表现”是学生的天性。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做出正确的评价,尤其是表扬和鼓励,可以增强学生内心的成就感,从而更好的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动机和主动阅读的动力。基于这种认识,我的做法是:

  第一,在班级中展开读书比赛,定期在课外阅读登记栏上公布每个学生的阅读篇目、笔记篇数、摘抄的条目数,对摘抄的好,写的妙的同学进行表扬。

  第二,抽取一些优秀习作和读书笔记,定期举办展览(本学期在校园艺术周上展出)。

  第三,经常组织学生进行读书经验介绍,对好的经验、方法给予充分肯定。并在全班推广。

  第四,召开学生现场作文竞赛及读书心得交流会。

  第五,注意发现优秀习作,积极组织向广播站、校内外刊物投稿,通过多种形式的检查,让学生互相学习,看到别人的优点,看到自己的不足,学生就会不甘落后,而使爱读书的氛围更加浓,从更加有利于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

  本课题以学生的发展为主体,遵循现代教育发展规律。我们将继续努力研究,希望通过对阅读教学中教材的有效把握,课堂结构的再探索,使学生具备正确的阅读心理,不断提高其思维能力,概括能力与表达能力。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作文多角度立意的思维训练    下一篇:新课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开放——任务式”教学模式初探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