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其他论文

教师在教授国学时应注意那些问题

所属栏目: 其他论文  更新时间:2016-04-19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国学不同于语文数学等专门性的学科,它是一个综合性的活动课程。而且国学不仅属于知识系统同时也属于价值系统。所以教授这样的课程时,方法应有别于传统的教法。

  一、读思结合。教师不仅要传授国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作为一个老师,我们应该明白我们首先面对的不是学科,不是知识体系,而是正在成长中的生命。老师真正的使命就是陪伴成长。所以我们给予孩子的不应是知识的结论而应是思维的起点。在传播知识的同时也要激发学生独立思考以及思辨的能力。使学生能从国学经典中的一句话、一个典故、一段故事中有所思考与领悟。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以变化、动态的眼光去理解国学。

  那么怎样才是变化、动态的理解国学。举个例子,如《三字经》中大家熟悉的一句经文“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奋”讲述了孙敬与苏秦这两位历史人物如何刻苦学习的一个励志故事。那么我们老师在教这样的故事时,是否就能简单的向学生讲述他们的事迹,然后激励学生们要刻苦和发奋读书就完了?我认为,这样做是远远不够的。对于小学生特别是一、二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思想还不够成熟但模仿能力却很强。学完这节经文后,说不定还真会把自己的头发挂起来,真用针刺自己的大腿,以示自己是勤奋和用功的,这是多么危险的事情!现代文明的今天我们没有必要也不应该提倡用毁伤身体的方式来激发勤奋。那么我们应该怎样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呢?第一,教师应引导学生读思结合,使其淡化外在形式而注重内在的实质。在了解历史故事的前提下,应注重它所带来的启发而不是事件本身。第二,鼓励学生不畏权威,激发学生的思辨欲望,使其能正确、客观地认识历史。如在讲授“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时,可以组织一个小型的辩论会。辩论“头悬梁、锥刺股”在现代文明的今天是否适用。学生们可以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也许学生们经过辩论,最后能得出这样的结论:不赞成“头悬梁、锥刺股”这样的学习方式,因为这是不科学不正确的学习方法,人应在休息时好好休息,学习时集中精力学习。这样才能有很好的效率,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孙敬、苏秦的做法只能使学习效率低下,事倍功半。我们应提倡以正确合理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而不是盲目的用功。但孙敬、苏秦勤奋用功的学习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的。

  其实国学中有很多思想很多故事都需要我们以辩证的眼光去看待。经典并不意味着就是权威就是真理就是适应每个时代的生活准则。所以我们在教授国学时,不应是简单的灌输,而是应以读思结合的方式使学生们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打破学生思维的局限性,给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为国家培养创新性人才提供基础。

  二、知行合一。学习国学应避免功利化、课堂化、形式化,要做到知行合一,远离虚假的美丽。

  教授国学这门课程时,很多老师容易走进这样的误区。如:过分强调学生的读背与默写,间接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把国学课当做思想品德课来上,把国学课当做是进行思想教育的阵地,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国学课的课堂化,把它当做专门的学科来上,忽略了它的综合性;追求形式而忽略内涵,使其不能真正深入学生内心。我认为学习国学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切不可急于求成,这样只会使学生们失去学习国学的热情与兴趣。老师们应通过讲述国学中的一句话、一个典故、一段故事使学生们能得以熏陶,在潜移默化中真正有所领悟,并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去。教授国学思想也不局限于课堂中,如果一个老师在自己的行为上处处闪耀着国学思想的光辉,那么学生也会受其感染。所以学习国学最重要的是能做到知行合一,让国学思想能真正深植于每个学生的生命中,在他们的心中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使一个正在成长中的孩子对自己的文化有所信任,并把它化入生命变为行为方式。这才是一个老师真正应该去做的事情。

  我们唯有重视在精神上和心灵上继承国学精髓,国学才能成为真正得“国之大学”否则学习国学就如空中楼阁那样脱离土地的支撑,变成游离于实践的虚无缥缈的美!

  三、学以致用。学习国学时应引导学生学习国学中的思想精神与智慧,使其能联系实际,指引现在的生活。

  一种强大的文化在任何时候都有其现实的指导意义。学习文化的目的就在于它能消除疑惑,指引方向。所以教授国学时不仅要以经典来拓展见识,还要以它来沟通古今。也就是说在今天这个时代把儒家文化、道家文化融合到我们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去,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天地坐标,天地坐标建立起来了,一个人对未来才能有把握的可能。

  如教授《论语》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领悟其中的天地之道、心灵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从而更好地为现实生活服务。宋代的开国宰相赵普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其对现实的指导意义,而且《论语》在今天这个时代依然有着它不可替代的人生指导意义。不仅是《论语》中国其它的古典著作都具有这样的功能。学生生活中的很多困难和疑惑都是能通过学习国学思想而得以化解的。所以教师在教授国学课时,不仅要引导学生了解国学中的典故与故事,而且还要带领学生去领略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为自己所用。这样就如同打破了时空的界限,同历史上一批最优秀的中国人进行思想的对话与心灵的沟通。古代圣贤的文字与思想能流传至今,是接受了历史长河的洗礼与考验的。里面融合了先人们对人、对人性、对人生的探索,表达了先哲们对真善美的思考与追求。如果老师们能引导学生把国学文化融会贯通、古为今用,那么就等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占据了精神的制高点。这对学生们的终身学习与精神发展几乎能起决定性的作用!

  四、 取舍有度。教师应引导学生批判性的继承国学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国学中虽然有很多思想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弘扬的,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经典成书之际的历史与政治原因所造成的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如《三字经》中所提倡的“三纲五常”:“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即仁、义、礼、智、信。然而“三纲五常”的思想只不过是富有的统治者对被统治者在伦理和法律上施加的紧箍咒而已,是两千年来一直束缚中国人思想的行为枷锁。《弟子规》则全力打造“尊长”的权威地位,而见不到“长幼”之间的人格平等。封建社会是“家国同构”“君父一体”的,也就是说“尊长”暗指人们要服从君王的统治。书中所倡导的这些思想是为了适应清朝那末代王朝的政治体制与文化土壤,为统治阶级更好地统治人们提供道德的依据。《论语》中也有不少内容是在讲述封建统治的方法与思想的。这些都是糟粕是我们应该舍弃的。

  国学中所提倡的一些说法、做法也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如《弟子规》中规定孩子“话说多,不如少”以这种人生训条来规范儿童,这是在窒息孩子天真、率直、活泼的天性,把儿童驯化为 “听话”“顺从”的“乖乖仔”。使孩子们的想象被禁锢了、思维被僵化了,缺少创新能力和意识。而“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这句话乍看没错,孩子年龄小,缺乏人生经验和社会阅历,大人有监护权,遇到事情及时请教家长,这有错吗?没错,给孩子“勿擅为”的理念是必要的。但是问题出在另一面上,话说得过死,太绝对了,不给孩子独立思考的空间。就拿司马光来说,搬石头砸水缸,这是小事吗?不小。按照“勿擅为”的训条,一个小孩子能随便擅自决定吗?那是不可以的。可是如果司马光跑去问父母,讨回主意,获得家长允诺之后再砸的话,水缸里的小朋友早没命了。司马光就是古代一个大胆“擅为”的例子。《论语》中也有很说法是不正确的,如“唯上知与下愚,不移”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先天的聪明和愚钝是后天的学习改变不了的。”这完全就是在打击那些学习暂时落后学生的自信心,如果我们的学生把孔子的这句话信奉为真理,那么他们哪来的动力去努力学习,争取以后天的勤奋去弥补先天的不足呢?国学中还有很多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落后思想,在这我不一一举例了。

  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应认真引导学生学习国学,使其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正确的判断能力,选择性的继承国学文化。既要让传统文化精华古为今用、重焕生机,同时又要避免其糟粕扭曲孩子们幼小的心灵。

  教师们如何传授国学才能使古老的中华文化在现代文明的今天也能发光发热,这应该是我们长期研究的课题。让古典文化的价值在今天能达到最大化,作为国学文化传播者的我们任重而道远。愿每个老师都能积极投身于这样的事业中去,把国学文化发扬光大!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新时期下加强村完小建设与管理的两点建议    下一篇:如何有效设计导学案和教学案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