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其他论文

基础教育改革的回顾与反思

所属栏目: 其他论文  更新时间:2016-04-24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南昌师范附属实验小学  陈雪琦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活动,随着社会的变迁,教育作为社会的子元素,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变迁而变迁;另一方面又因为其独特的功能,影响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而小学教育是多元教育中最基础的教育。我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随着共和国的诞生一起经历了60年的风风雨雨,鉴于此,我们有必要对这一阶段的工作进行一个全面的回顾与反思。本文从课程典范的重构、课程理念的创新、课程文化的再生几个方面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进行了回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实践面临的困惑与矛盾以及建议,以图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所启示。

  一、回顾——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创新与发展

  自《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实施以来,也已由7年的时间了。全体教师积极投身到课程改革中,努力实践新课程,取得了一些成绩,达到预期的目的。

  (一)课程典范的重构

  进入21世纪以来,面对一个高节奏、高科技、高竞争的社会,教育之有着眼未来,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适应这一新形势。对此,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就特别强调,课程既要实现儿童的“认知”与“情感”的整合,还要实现儿童的认知发展和情感发展与文化发展的整合,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必须超越行为的“学科”课程典范,实现课程典范的重构。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涉及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结构的改革、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材改革、评价体系的改革等等,是一场由课程改革所牵动的整个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它不只是课程内容的调整,而是一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具体说来,有这样几点:一是新课程规定了未来国民素质的目标要求,体现了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新世纪的发展积极准备的素质教育观念。二是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体现了育人为本,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谐发展的素质教育观念。三是突破学科中心,基于“四基”选择课程知识,体现了面向全体,钱是关心每一个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素质教育理念。四是建立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二)课程理念的创新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离不开课程理念的创新。如果没有课程理念的创新,课程改革就只能局限于技术层面而缺乏文化创新的动力。正是这些理念的创新,推动了课程研究,为基础教育新课程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玩起了课程改革的生机和活力。

  1.创新的学校观。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展开,过去的官僚本位、国家本位等僵化的管理体制正在被打破,学校正成为教育改革的中心。这意味着教育改革即将走向每一个教师自己的生活舞台,走向学生的学习空间,强调所有成员拥有共同的价值观和规范,以便使学校更具活力,更有效率。学校应给成为联系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前沿阵地,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加强与科研机构的联系,通过合作交流、反思和探索,形成合作团队,拓展对学校教育与学校课程的认知,充分开发和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实现学校的特色化发展之路。

  2.创新的课程观。新的课程强调课程知识要尽量体现超文本的特点。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课程的内容和意义本质上并不是对所有人都相同,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每一个教师、学生在对课程文本的理解和解释中,总要融入个人独特的生活经验,形成不同的意义生长域,从而对课程做出某些生产性或创造性的改变。课程成为一种动态的、生成的“动态系统”。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教师、课程之间是互动的、交流对话的,他们通过反思人类的生存状态、个体生活方式来理解课程、创造课程。

  3.创新的教材观。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坚持“教材是范例”的观点,认为教材要由控制和规范逐步转向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成为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的范例,成为不断获取知识、提升精神、完善自我的范例。另外,我们认为,教师其实就是一种最好的教材,他的学识、人品深深地影响着学生,教育者学生。

  4.创新的教学观。新的教学观认为课堂教学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而更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使教师与学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双方相互交流,在对话中不断建构知识。同时,学生也不仅仅是知识的接受者,他们必须具备批判意识,敢于直面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并设法加以解决,形成一种发展问题、分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教学不再重教知识,而是关注学生的生命体验,它是师生富有个性化的生命活动。

  5.创新的教师观。新的教师观认为,教师应由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者向批判者、贩私者、建构者等转变。首先,教师要由课程的忠实执行者变为开发者和课程知识的建构者。其次,教师要有学生的“控制者”变为学生的“促进者”“合作者”“引导者”。此外,教师还应是自身教育教学实践的“批判者”和“反思者”。

  6.创新的学生观。新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有着完整生命表现形态的发展中的人,具有生命的整体性和发展的能动性。因此,我们应该尊重学生,树立为学生发展服务的意识。这就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在学习方面的思考,尊重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把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三)课程文化的再生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是一项持续不断的系统工程,注重实践上的全程性与空间上的无限性,营建了一种生活、对话、探究与合作的课程文化模式,实现了课程文化的再生。新课程十分强调对话与协商,尽可能创造各种机会,让课程专家与学科专家、专家与教师分别参与对话,对课程标准,课程内容等革新因素的确立进行交流和协商。专家、教师、学生、家长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解读知道为什么学,为什么教,充分体现课程的民主性,激发参与课程改革的内在动力。所谓探究文化,就是强调课程的科学性。由于教学的对象是一个个独特的、发展中的鲜活个体,什么课程适合儿童的个性发展,怎样教学才有利于每个儿童的发展等问题就是的学校的教育情境中充满着太多的不确定性,这就给教师、学生穿凿了一定的探究空间,形成了学校较良好的探究氛围。所谓合作文化,就是强调课程的开发性。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健全的发展需要多人合作才能实现。同时,每位儿童都有差异,他们的发展取决于有差异的课程,没有合作就不能提供有差异的课程。为此,新课程就强调一种共生共建的课程文化,试图建立一种教师、学生、家长、社会之间共同合作的机制,有效集结各方力量,从而更好实现一个完整的人的教育。

  二、反思——基础教育改革面临的困惑与建议

  (一)矛盾与困惑

  1.班额过大,教师在教学中容易顾此失彼

  当前省、市一级学校每班标准人数是40人,国外许多学校是20-30人,而我们是50多人甚至更多。作为教师,面对这么多渴求的目光,有时感到无所适从。《记住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班额过大,造成加重教师的工作负担,本来一节课批改完的作业要两节课才能完成。在课堂上,教师既要照顾特长生,又要顾及后进生,疲于奔命,顾此失彼,容易出现烦躁情绪,没有耐心。由此产生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组织教学,直到学生学习,实施有差异的教学,往往造成“一刀切”的现象。这样必然阻碍师生互动交流,压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难以培养有个性的学生,学生的全面发展就等于一句空话。

  2.课程改革与教师教育问题

  以前,教师主要职能是传授知识,授业解惑,而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与促进者。教师是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然而一直以来,旧的观念已根深蒂固,要一下子转变过来,谈何容易?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1)一些教师的挂念难以转变,他们早已习惯于其熟悉的课程理念、目标、内容及方式方法等,老一套的东西早已在他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面对新课程改革,他们难以适应。

  (2)新课策划能够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虽经过培训,但在教学方法上仍有为欠缺,不懂得如何将理论转化为可操作的方法,要么“穿新鞋走老路”,要么“弄巧成拙”。比如说,新课程改革在转变教学方式方面特别将“自主、合作、探究”作为重点进行倡导。但是这是怎样的课堂呢?就需要每位教师进行长期的实践。然而在很多“公开课”、“研讨课”上,一讲“合作”就是“小组”,什么课都是小组讨论,什么内容都要通过小组讨论来解决,而很少考虑这样的话题是否有讨论的价值。

  (3)在教师培训方面,适应新课程,教师的培训原则是“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在一定时期内,存在着新、旧两种教材。第一年,一年级的教师要培训,第二年,一、二年级的教师要培训,第三年,一、二、三年级的教师要培训,如此类推。不但课任教师要培训,行政管理人员也要培训。在此需要强调的是,面对教师在观念和实际操作方面存在的问题,课程理论工作者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切实走近教学第一线,帮助教师解决认识上和行动上的问题。

  3.分数束缚手脚,教学评价难以展开。

  一直以来,评价学生、教师,甚至学校好与差的惟一标准是分数的高与低。课程改革,将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的评价制度也将被多元的评价体系所代替,这需要社会、群众和领导的理解。一些教师说:如果我进行“课改”尝试,但本次期末考试成绩不理想,而另一些教师用增加负担的办法,学生考试分数高,我就会被认为是不合格教师,我何必这样冒险?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学校的评价仍以升入重点学校的学生的人数为主。

  (2)新课程提出学生的发展出了“知识与技能”,还包括“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等。其中很多方面都无法通过考试的方式加以考查,更难以量化的方式进行准确、客观的描述。

  (3)高考制度与新课程同步进行,学校开设的各种课程就不可避免的要在某种程度上受考试目标的影响。

  (二)建议

  从以上这些问题我们可以看出,课程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个继承和革新并存的过程,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也还有待于在继承与创新中进一步完善,我们试图提出几点建议。

  1.合理组织小组合作学习

  解决班额过大问题的办法,除按有关规定执行40人/班的班额上课外,还应合理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目前,我们在此方面比较薄弱,可以说大多数都是流于形式,没有实效。究其原因,主要是对合作学习理解不深,操作方法把握不好。笔者认为,要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关键是:(1)调配好小组各成员,选好小组长,把组员分好工,使各人有事做。(2)把握合作的时机,让学生有充分的独立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3)教会学生交往和聆听别人意见的方法。

  (4)合作学习完后,教师要及时检查汇报,或全班进行交流、评价。只有充分组织好小组合作学习,才能让每个学生动起来。

  2.重视教师再培训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一些不适应当前教学需要的教师会凸现出来。除师范院校要迅速调整相关的课程对准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外,关键是作好教师的再教育(培训)工作。现在,有些教师很有自知之明,都想方设法去“充电”。由于培训无门,加上现在没有这种氛围,感到培训是一种很“没面子”的事情。首先,要形成一种终身学习的气氛,造就学习型的社会。这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其次,各级政府,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指导中心的软、硬件建设,保证经费的投入。指导中心要发挥作用,除计算机、普通话等全员培训过关外,每学期都应分期分批、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教师进行业务培训。结合当前的“课改”情况及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聘请专家、学者讲学,聘请名师指导,聘请在某方面的专才或有经验的教师作经验介绍、上示范课等,通过讲座、现场指导、观摩示范课、交流研讨等多种互动形式,使教师经过学习、培训,真正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第三,各校要加强对教师再教育的管理,要鼓励教师多学习、再培训,在经费、课时安排等方面给予支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多组织各种学术研讨、优质课观摩学习等教研活动,让教师接受教育。第四,制定各种优惠措施,鼓励教师自觉进行在岗培训。

  3.按新课标精神,改革现行的评价制度

  现行的评价与考试制度与当前实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存在着一定差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选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新课程评价既要发挥评价的甄别功能,同时,更要发挥教育功能、改进与激励功能,使评价的过程成为促进发展和提高的过程,使每一个受教育的人获得最大的发展,使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获得成功。所以,新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促进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促进学校的发展。教育不仅仅是捧上一张张高一级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而是捧出一个个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教育不仅仅是追求百分之多少的升学率,而是追求每个学生的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教育不仅仅是汇报时的总结、评比时的数据,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

  笔者认为,要改革现行的教育评价现状,要从这几方面入手。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把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情况向社会公报,做到家喻户晓,争取各级领导、广大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使他们知道“为什么要改”、“改什么”、“怎样改”。二是改革现行的评价与考试制度。至少不能单一地把一间学校在中考、高考中有多少人考入重点高中或重点大学及平均分是多少作为评价一间学校、一个教师的唯一标准。要全面评价学生,不是一、两次笔试就知道的。不但要考查学习结果,更要考查学习过程;不但关注知识、能力的掌握情况,还要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表现情况。这方面,作为教学第一线的教师要大胆进行改革实验,探索出一套既科学又易操作的评价体系。三是对学校、教师不要太多的指责,让教师面上有灿烂的笑容。据某报报道,目前有92.3%的教师反映压力很大,这些压力不是担心自己水平低不能有效进行素质教育,而是担心学生的考试分数低被人指责,特别是一些非内行人的指责,于是出现的现象是教师在工作时诚惶诚恐,患得患失,没有表现出作为知识分子应有的自信和风采。课程改革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现正在全国各试验区进行试验,允许暂时的失当和分数偏低,可以进行课后反思,一边试验,一边思考,一边学习,一边提高。四是共同打造社区教育平台。课程资源的开发,不能单纯靠教师,要动员全社会,特别是社区领导支持,家长的配合,使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实施全方位、全天候对学生进行教育。教育不但是学校、教师的事,更是社会、家庭的的事。学生的健康成长,家庭教育是土壤,学校教育是阳光和水,社会环境是空气和养分,三者缺一不可。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把学习的空间还给孩子    下一篇:育成才,先成人——小学生德育教育的三个环节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