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地理论文

直观教学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运用

所属栏目: 地理论文  更新时间:2016-04-28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南昌二中 余茜茜

摘要:

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基础学科,对促进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有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社会,学校,家长的导向问题,大部分的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不够重视,也提不起兴趣。加上地理学科的知识特点宏观并复杂,学生难以成功的感知,理解和记忆,很难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笔者通过一年教学的摸索和探究,得出高一学生地理能不能学好的关键在课堂的效果的好坏。而课堂效果的好坏在于能不能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形象。从而笔者认为直观教学对于提高课堂效率有重要的作用。

该论文主要分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直观教学在地理课堂运用的理论依据,包括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第二个方面是直观教学在高中地理课堂运用的策略,包括演示地理模型,操作地理小实验,播放图片和视频以及进行野外考察等。

关键词: 直观教学  地理课堂

 

 

第一节  直观教学在地理课堂运用的理论依据

(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是最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他们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是每个人自己决定的,我们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构建现实。”学生是以他们以前的经验来构建现实的。因此,在地理教学时,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对各种事物的看法,以此为基础利用情景,协作和会话等环境因素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自由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建构主义指导下有几种地理课堂教学模式,其中有一个是支架式教学。笔者认为支架式的教学模式改变了地理课堂的“满堂灌”,促进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直观教学利于脚手架的搭建,利于引入学生原有的经验。

(二)    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是8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教授霍华德.加德纳针对传统智能一元化理论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的内涵包括:1,人的智能不是单一的,二是多元的。加德纳认为每个人至少都有8种智能,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自我认知智能、人际智能、博物学家智能,以及还处于研究阶段的存在智能。加德纳认为“事实上几乎具有任何程度和文化背景的人,都需要运用多种智能的组合来解决问题”,每个人都是具有多种智能的组合体;

     多元智能理论在地理课堂的运用可以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教师对学生个体全面认识和了解,对学生差异的认同和尊重。多元智能理论也能有效帮助教师打破传统的以语言能力和逻辑——数理能力为核心的能力认识观念,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为具有不同学习方式的学生提供多种选择,以配合其智力组合的特点,促进其优势才能的展示和发展,增加学生们在地理学习中体会成功的机会。直观教学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其他智能突破实际教学重难点。

第二节  直观教学在地理课堂的运用策略

     以建构主义和多元智能理论为依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直观教学法来调动,利用学生的多种智能解决教学问题;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直观教学法来为学生地理学习创设脚手架,创设教学情境。

一  演示地理模型创设教学情境

地理课堂运用地图以及模型教学,具有直观性,形象性和真实性的特点。直观是“领会的开端”,地理学科的直观性相对于其它学科来说更具特殊意义。这是由于地理知识本身“具有一定程度的复杂性和间接性”所决定的,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对于形成学生丰富的地理表象具有极为关键的作用。

案例1:必修一《地球的运动》

小小的地球仪在笔者上这一节内容的时候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的教学重点中,要了解地球上的经线和纬线。我在上这一节课之前已经提前要求了一部分同学把地球仪带到课堂。我让4个人为一小组,观察地球仪回答下列问题。1,地球仪上哪些是经线,哪些是纬线?2,经度是怎么划分的,纬度是怎么划分的?3,侧视地球的是经线和纬线形态是?从北极俯视呢?学生都能一步步的得出结论,并且学生的反应都教活跃。

图1

一个小小的地球仪可以引发学生的极大兴趣,在笔者第一次上这个内容的时候,我只是简单的在PPT上罗列经线、纬线的概念,经度、纬度的分布,以及直接给出侧视图和俯视图的经纬线的分布状态(如图1)。以这种纯灌输的方式,学生其实是简单的记住了这些知识而并没有内化这些知识,是因为学生的空间思维还存在欠缺。先让学生观察地球仪模型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找到规律,内化知识点。在教学过程中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如在讲锋面系统的时候,用一个立体的锋面系统的模型来讲解。如讲褶皱构造的时候用一个褶皱构造的模型来讲解,讲沉积岩的时候给学生看自己收藏的精美的化石。一般地理模型都有形象,直观的特点,所以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地理的学习提供脚手架。

二 操作地理实验创设地理情景

高一学生经常操作的是物理实验,化学实验,生物实验而很少有地理实验。实验的好处的通过对时间内容的观测能很好的得出结论,可以简单明了的告诉学生一个因果关系,从而具有直观性。并从这样的一个因果关系出发,可以激发学生内在的疑惑,从而引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动力,提高课堂效率。所以笔者一直在尝试做课堂的地理实验。

 

案例2:必修一《河流地貌的发育》

河流地貌的发育包括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

侵蚀地貌主要讲的是河谷的发育,关键就是要让学生去理解为什么河谷是这样一步步发育而来。因为河谷的发育空间范围大,时间范围长,所以学生不能直接的去感知。所以笔者通过一个模拟实验,让学生初步了解河流侵蚀的三种类型及对河谷的作用。实验如图2。

通过实验学生了解在实验过程中,本来平整厚实的沙堆在流水的作用下冲出一条小沟,开始是变深了,接着变宽了,接着插在流水源头上方的红旗也倒了。通过实验的观测学生不仅掌握了重点及下蚀作用,侧蚀作用。也把溯源侵蚀,即向源头方向侵蚀这一难点掌握了。并且在实验的过程中,能从看到学生脸上兴奋的,求知的表情。

在讲河流堆积地貌的时候,也做了冲(洪)积扇形成的实验,很能说明出山口地区形成的河流堆积地貌是扇状的。

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原理性的知识是可以以实验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如热力环流。地理实验有其本身的有点,一个地理实验胜过老师的千言,万言。真正能做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图2

三 播放图片及视频创设地理情景

图片及视频有其独到的优点,能突破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通过大量丰富多彩的图片和生动形象的视频,调动学生的感官,形成听觉和视觉上的冲击力,让学生感受到影像与声音的刺激,领略事物在时空上的演变过程,化抽象为形象。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中学地理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地理教学素材也越来越丰富。这些材料一般都图文并茂,有些是可以操作的flash,有些是录像剪辑,有些是地图、素描、景观照片和示意图。这些地理材料,因其生动形象,内容丰富,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通道与听觉通道,很容易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被广泛应用。教师如能对一些图片进行恰当的处理就会使得课堂效果更好。

案例3:必修一《全球气候的变化》

  全球气候的变化主要让学生了解的近代一二百年的全球气候变暖这一现象,除了以数据对比来说明问题外,图片的对比更能让学生产生震动,也更能形象的说明问题。如图3.

 

 

图3

  图片和视频能直接说明问题,具有直观性。但是在日常的教学中更有质量的是能够使用多种图片进行空间上或时间上的对比,更有说服力。并且运用的图片可以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如可以利用本班学生或本班老师自己的旅游时的景观照片来讲解一地的气候,植被,河流,地貌,地形等景观特征。由于贴近学生的生活也更能引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

  四 进行野外地理考察创设地理情景

马克思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学习是获得知识经验的学与进行行为主义的实践的习相结合的活动范畴。建构主义看来人的学习是一种情景认知,这种情景认知是不能单单在脑海中完成的,而是要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的。而传统教学是通过教师关于某个地理现象或者某种地理过程的经验的介绍和讲解,并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这些地理知识并没有被学生内化。学生由于对千姿百态的地理事物没有直接的感知,所以地理课对其没有吸引力。进行野外地理现象的观测或者考察的必要性也是地理学科特点所决定的,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人类生活的地理环境,包括地球外部圈层,如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为了达到地理教学目的,如认识地形,气候,天文,居民点分布,进行乡土地理的调查等等,都是需要在课外进行的。

南昌二中历年地理兴趣小组进行的地理观测的内容有很多,如太阳高度观测、气温和湿度的观测(气象兴趣小组活动)、星空观测、月相观测(天文兴趣小组活动)。并且每一年参加兴趣小组的学生很多。

第三节    结语

   本篇论文的写作来源是来自于平时的教学,教学是充满艺术性。同样的教学内容,可以有多种教学方法。从教学实际,高一学生的学习特点,地理学科的学科特点出发,以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为理论依据,得出直观教学在高中地理课堂上运用的重要性及其策略。演示地理模型,操作地理实验,播放图片及视频,进行地理野外观测——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形象为生动。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转变评价理念,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下一篇:地理知识与日常生活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