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数学论文

现代教育技术在优化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研究

所属栏目: 数学论文  更新时间:2016-05-3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摘要:教师的活动,从实质上说,总是同创造性地探索最优的教学教育方案,为顺利完成迫切的教学任务而创设最优条件相联系的[①]。本文想讨论的是:什么是优化的教学理念、如何正确运用计算机及软件来优化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现代化教育技术与现代教育思想及数学学科教育如何整合实现“最优”。

  关键词:现代化教育技术; 多媒体; 小学数学教学; 最优化

  一、数学教学最优化的理念

  巴班斯基在他的《论教学过程最优化问题的研究特点》中对最优化的标准提出这样的论述:“教学过程效果最优化的第一个标准,是每个学生按照所提出的任务,于该时间内在教养、教育和发展三个方面,达到最高可能的水平(当然,不能低于及格水平)。第二个标准是学生和教师遵守学校卫生学和相应指示所规定的课堂教学和家庭作业的时间定额[②]。”可见,第一,教学效果的本身具有教育的性质,即在教养、教育和心理诸方面发生变化;第二,最大可能的效果,就是要求从学生个人实际学习可能性分析判断了;第三,从学生的健康考虑时间,效果被时间相“除”即是教学效益。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有没有成长,如果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不好、学生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这样的教学是低效的或无效的。

  对照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学标准”,我们教育有许多误区和问题。其一,为了考试高分,学校和老师不惜加班加点、节假日补课辅导,布置过重的家庭作业,以牺牲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来换取“教学效果”,却不能在学生的教养、教育和发展方面得到如意的发展。其二,我们总是把考试分数作为评价教学效果的唯一标准。有些考试为了使试卷难倒一些理解力强的学生、为了“万一”的准备,出一些怪题、偏题,进一步加重学生的负担;有些考试,为了保持合格率,考一些思维量很低的陈述性知识,使学生在考前背诵,考后忘记。这些考试非但没有正确评价功能、不利于学生的进步和发展,还把教育引入歧途。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时,我们首先应该建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正确的教学效益观与学生发展观。否则的话就是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一步摧残学生。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志趣,使数学成为要学、爱学到课程。教学在学生“想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才是有用的,学习动机是学习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支持性条件。长时间以来,许多数学教师陷于这样的困境之中:老师的课堂设想、教学计划与实际教学效果之间的差距。

  新课程要求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学生的体验,引导学生在参与当中体验,在互动中生成,教师以此为基础,通过一系列新的教学设计,以达到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他们的数学细胞,高涨学习热情,但真正实施时效果不理想,而且学生有时会影响学习成绩。根据国内外学习心理的研究,学生的课堂学习动机集中反映在成就动机上。而成就动机除了考上大学的内驱力以外,还有认知的内驱力、自我发展的内驱力。数学的奥秘,逻辑推理的奥妙等丰富的数学知识都能促使学生们去求知与探究。

  (二)采取各种教学方式和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理解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发展能力。好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能力等于知识加方法。现代教育技术将使教育方法和学习方式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二、现代教育技术在优化数学教学的应用

  现代教育技术有两大趋势——多媒体化、网络化。本文想从多媒体化趋势分析现代教育技术在优化数学教学过程的作用。

  在我国大多数地区的小学采用的是大班形式的教学,每班学生人数是40—50人。教学组织形式制约着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方法,一般来说这种大班化教学最常见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讲授为主适当配一些师生的双边活动。在此教学方式下,多媒体在优化教学方面的作用是:美化教学过程,增加教学维度以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数学的有效教学。具体表现有以下几方面:

  1、多媒体教学可以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教师可以通过电教手段,迅速、准确地掩饰图表、练习题等,节省了用于做图、板书、写题目等时间,最大限度地利用每节课40分钟的教学时间。

  2、多媒体教学有利于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学生难以直接感知的事物和现象,显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开阔学生视野,加强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学科的有些内容空间性很强,如几何体、轴对称图形、体积推算等的教学难度很大。通过电脑多媒体,把这些空间运动过程制成三维动画从各方面呈现几何体的形状,在演示过程中,若有同学没看清楚还可以再播放一遍,这种三维动画的视觉效果比较具好。不仅能使学生理解教学的内容,而且大大提高学习的兴趣。

  3、多媒体教学能使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学习的内容更加鲜明、具体、生动,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增强学生的记忆。

  4、非线性的多媒体信息呈现方式有利于在教学中运用各种教学信息,提高教学效益。多媒体的信息流程往往不是单向线性流动的,而是以分支、链条、节点构成超文本或超媒体结构。这种大跨度的结构便于把大信息量数学学科资料交叉呈现,有利于在教学中分清主次,把握知识结构。

  5、利用计算机的交互性,改变课堂教学管理方式,在人机交互中实现因材施教。交互性是多媒体计算机最重要的特征,如果没有交互,一个小小的屏幕怎么能呈现那么多信息呢?在大班化的演示型教学中主要是教师与计算机交互呈现教学内容,学生与计算机的交互很少,一般出现在课堂练习和小游戏里。在人均电脑(如一人一台)较多的条件下,利用学生与计算机的交互,改变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果。计算机在教学过程优化主要作用表现在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和“最近发展区”。

  三、在整合中优化,优化中整合

  综上所述,教学最优化不仅仅表现在教学手段和方法上,还有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模式方面,是教与学整体效益的优化,这需要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与教学技术条件的整合。教育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关,科学技术又有自己的发生、发展规律并有不断发展的趋向。所以,教育必须不断吸收新东西,才可能实现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最优”。

  整合是内在的。皮亚杰的建构主义认识论把认识上的适应当作人类智慧的实质:“智慧行为依赖于同化与顺应这两种机能从最初不稳定的平衡过渡到逐渐稳定的平衡。”他认为:教师优化教学的过程实际上是不断学习,不断适应社会需要几科技发展的过程。教师在接受教学任务时,首先分析教学要求、教学条件和学生状况。然后运用其内在的教育技术和基本素养如学科专业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等进行教学设计。一个教学设计就是一种图式(皮亚杰的构建主义认识论的提法)。当有新的教学理论刺激教师时,就会出现同化(把新要素整合到原图示中去)或顺化(为适应新刺激改变原图示);另一方面,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常常因教育技术、教学手段的原因无法实现原来预想的教学效果,所以,在出现新技术时,教师首先使新技术与原有的构想(图式)同化,实现预想的效果。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或教师对新技术的认识的发展促使教师建立新的教学模式,一种比原来更好的教学模式(顺化)。在新教育思想、教育技术刺激和感知下,教师们通过同化与顺应不断整合与平衡,积累教学经验与教育智慧,也不断优化了教学。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对信息收集、信息储存及处理方法将会对我们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整合的物化载体是计算机及教学软件。教学软件开发需要整合,教师与专业人员的整合。

  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的推广使用为教学方法的改革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但是,计算机辅助教学要用在点子上,要注重实效。使用新技术并不一定代表新的教学思想——屏幕不能代替必要的板书,学具操作不能代替必要的教具演示。教师只有把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教具、学具、黑板)有机结合起来使用,优势互补,使教学手段整体优化,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巴班斯基。论教学过程最优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 黎加厚。从课件到积件:我国学校课堂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新发展[J].中国电化教育, 1998年第1期。

  [4] 马云鹏主编。小学数学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 施良方。学习论:学习心理学的理论与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①巴班斯基。论教学过程最优化[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P191

  ②巴班斯基。论教学过程最优化[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P206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浅谈小学数学的趣味性    下一篇:小学数学如何做好期末总复习
推荐资讯